香港特區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受采訪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李琳):今年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即將于7月1日宣誓就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上任后將努力帶領特區政府將香港建設成具有朝氣的特別行政區,為市民提供滿足感高的生活。
在香港特區政府,林鄭月娥歷任多個民生事務崗位:從社會福利署長、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到發展局局長、政務司司長,她敢于處理棘手和爭議問題,立場堅決果斷。在2017年3月舉行的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林鄭月娥高票當選。她告訴記者,從當選的那一刻起,到后來在北京從李克強總理手中接過中央政府任命書的時候,她都感到“任重道遠”,“因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這個位置是獨一無二的,肩負了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的第一責任。既要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也要向中央人民政府負責。所以怎么在香港比較復雜的環境里做好兩個負責,讓香港特別行政區和中央的關系完全按照基本法里的要求落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作為香港歷史上的首位女特首,林鄭月娥未來的施政綱領也備受矚目和期待。談及未來五年特區政府的施政目標和她本人的期許,林鄭月娥表示,愿意用她豐富的從政經驗,秉承自己在參選行政長官時提出的理念,努力讓香港成為國家一個非常有朝氣的城市。
她對香港未來的期盼,就是為香港市民提供一個生活滿足感非常高的地方,為青年提供各展所長的機會,讓中年人安居樂業,讓老年人安享晚年。林鄭月娥說,要實現這些目標,下一屆特區政府將優先從三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個就是土地房屋,要解決香港現在樓價很高、買房子很難的困難;第二就是教育,我愿意多投放資源在香港教育制度中,培養出足夠的人才,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的發展;第三就是發展香港經濟,一是要讓經濟多元化,二是要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合適的職業。我認為有兩個范疇香港是具有優勢的,一個是創新科技,另外一個是創意產業,因此未來經濟發展無論是鞏固提升傳統產業,還是開拓新產業都是新政府施政的重點。”
林鄭月娥認為,過去特區政府更多扮演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和市場經濟“監管者”的角色。未來要更有動力地發展香港經濟,特區政府必須再進入另外兩個新角色,那就是“促成者”和“推廣者”,“一個是作為‘促成者’,政府必須要更進取,更有為,要看到機遇并爭取去促成發展。很多有利于香港經濟發展的行為是政府行為,必須要政府和另外的政府簽訂一些有利于香港發展的雙邊多邊協議,比如自由貿易協定、避免雙重征稅協議等。另外一個就是‘推廣者’,因為別的經濟體都有競爭力地去爭取,所以香港今后也要加一把勁。”
根據林鄭月娥提出的理財新理念,下屆特區政府在開支方面,尤其是投資性開支,在不違反基本法的前提下將更開放。特區政府計劃通過稅收優惠的政策,鼓勵和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此外,為鼓勵中小微和初創企業發展,特區政府還計劃降低他們的企業所得稅率。
香港青年的發展一直是林鄭月娥關注的問題,她在參加香港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期間就提出,希望香港青年能夠被培育成具備香港情懷、國家觀念和世界視野的一代人。要實現這一點,林鄭月娥認為離不開教育,“國民教育是必須要做的,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們了解香港歷史、文化、政治和社會發展,同時必須讓他們有國民身份認同。在學校里,在幼兒時期就要培養他們作為中國人去了解國家,所以我也提出未來中國歷史課要成為初中課程里的必修科目,加大力度讓孩子能多接觸中國文化。在學校以外,增加多元的活動和工作,讓青年人了解國家新的發展,無論是與內地交流,還是讓我們青年人到內地考察實習。”
此外,林鄭月娥對推動香港文化事業發展傾注了大量熱情和努力。在擔任本屆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期間,還兼任香港在建的大型項目——西九文化區的管理局主席。她說,香港文化事業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未來五至十年,西九文化區和位于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相繼落成。文化事業對于提高市民的修養、提升香港的旅游品質、促進經濟、培養青年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認為香港文化發展很有潛力,文化事業屬于未來兩個新的創意產業的重要一環。香港是東西文化的交匯點,我們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具有中國的文化和思維,同時香港也是國際大都會,長期受到西方文化影響,把兩種文化結合起來我們是具有潛力的。我覺得香港具有很好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