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那天下午,我正好來到羅湖口岸準備接班,看到大樓上懸掛的五星紅旗時,內心的激動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站在羅湖口岸的橋頭,譚偉干對記者說。
譚偉干服務于香港入境事務處。1997年,他在羅湖管制站,也就是內地熟知的羅湖口岸,為往來深港兩地的旅客查驗證件,后被入境事務處委派到香港多個管制站工作。20年后,他又回到了羅湖口岸,任香港羅湖管制站總入境事務助理員,協調關口的出入境工作。
譚偉干見證了羅湖口岸20年的變遷。“這20年口岸變化太大了,可以說是滄海桑田。”譚偉干對記者說。
據香港入境事務處統計,1997年,每天有超過15萬人次通過羅湖口岸出入香港。到2016年,雖有其他新口岸分流,但仍有日均超過22萬人次經由此口岸出入香港,居眾口岸之冠。
如今的羅湖,已不見當年譚偉干隨身攜帶的小鐵箱。“里面裝著大大小小十余個不同的印章,蓋在不同類型的旅客證件上。”
2013年,香港啟用可快速打印的入境標簽,取代了原本需要至少花費1分鐘的人工蓋章程序。但這也遠遠不能滿足每日大量旅客的通關需要,譚偉干和同事們坐了十幾年的柜臺逐漸有了高科技替代品。
早在2004年,香港入境事務處就在羅湖管制站首先推出3條“e通道”。通過指紋識別等科技手段,香港居民或已登記的訪港旅客可自助辦理過關手續,只需約20秒,就可以在“e通道”完成驗證程序。
記者在羅湖口岸入境大廳看到,20年前譚偉干工作的柜臺,如今已被嶄新的“e通道”代替,再也聽不到“砰砰”的蓋章聲,取而代之的是自助通道的開關閘門聲。
據香港入境處統計,截至2016年底,設于香港各出入境管制站內的“e通道”數目已增至595條,“e通道”總使用人次超過13.78億。
不僅口岸通關能力加強,效率更高,而且沿著深港邊界,陸路口岸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已有的羅湖、落馬洲(皇崗)、文錦渡和沙頭角4個陸路口岸的基礎上,2007年,深圳灣和福田(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口岸開通。此外,蓮塘口岸也在建設中,預計將于2018年完工。加上機場等各個口岸,往來旅客可以選擇最便捷的方式往返港深兩地。
回歸20年來,從各個口岸出入香港總人次由1997年的1億余人次,大幅上升至2016年的接近3億人次。
沿著邊境線建立的水路口岸像拉鏈一樣將香港與深圳連在一起,兩地正逐漸實現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大通關格局,每天經兩地口岸通行的物流也同步快速增長,讓兩地經貿往來更為頻密。
深圳海關統計數據顯示,深港貿易規模從1997年的701.4億元人民幣大幅攀升至2016年的6961.5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2.8%。
而這20年里,兩地經貿合作模式也在發生變化,從過去高度依賴“前店后廠”的加工生產模式逐步轉向“以加工貿易為主,一般貿易和物流倉儲齊飛”的格局;進出口商品結構優化,過去在對港出口中占主導地位的低價勞動密集型產品比重大幅下降,高價高質的機電產品比重明顯提升,兩地產業及消費結構升級帶動貿易平穩快速發展。
深圳口岸也是香港市民食品的重要來源渠道。據統計,深圳關區供港鮮活產品的貨值從1997年的69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16年的237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速達6.7%,其中蔬菜、水果年均增速均超過10%。
看著羅湖口岸熙來攘往的旅客,譚偉干說:“再過20年,應該又不一樣了,就算退休了,我也會常回來看看的。”(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王迎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