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托】
改革,每天都有奇跡發生
——滬閩深三地自貿區建設畫出最美最好圖畫
光明日報記者 王斯敏 高建進顏維琦 黨文婷
開欄的話
從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從黃浦江畔到巍巍天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祖國大地,精心謀劃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深切關懷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推動改革發展各項舉措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留下深切囑托和殷殷期盼。這囑托,人民須臾不曾忘記;這期盼,正逐步得以實現。從今天起,本報推出《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了總書記的囑托》專欄,聚焦總書記親自謀劃推動的重大戰略、專題部署的重大任務、充分肯定的重大成就以及考察調研過的地方、最牽掛的事、最掛心的人,展示五年來中國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展現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初秋神州,氣韻生動。一幅百舸爭流的改革開放圖卷,正在祖國東南沿海迎風鋪展——
廣東深圳,“開放前沿”前海。伴著夢想拔節的聲音,每天都有奇跡在這片“灘涂中長出的新城”滋生。“一張白紙,從零開始”,習近平總書記2012年12月7日來此視察時的矚望,正在只爭朝夕的奮戰中變為現實。
上海外高橋,綜合服務大廳。企業準入“單一窗口”等創新舉措帶來高效服務。在這塊試驗田“播下良種”,并“把培育良種的經驗推廣開來”,2014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自貿區時的囑托,始終是建設者們的行動指南。
福建平潭,澳前客運碼頭。“海峽號”高速客滾輪直航往返于兩岸之間。“到祖國大陸投資興業去”,越來越多臺商在這座美麗海島找到商機與鄉情。“凝聚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1月1日親臨視察時的話語,時刻回響在兩岸同胞耳邊。
三片“試驗田”,三個自貿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的腳步幾乎遍布整個中國。足跡所到之處,“深化改革開放”的主旋律鮮明昂揚。而作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排頭兵”與“突破口”,自貿區始終被總書記放在心頭,置于腦中,寫進行程。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如何探索實施新一輪高水平改革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進程?總書記的視察留下勉勵,也畫下問號;國家使命不容辜負。既然有了中央授權,就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畫最美最好的圖畫。自貿區用行動鏗鏘作答,傳遞出信心。
開辟新試點:“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
憶起2012年12月8日,年過九旬的深圳原市委書記李灝總會眼神發亮。那一天陪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蓮花山公園、1992年陪同小平同志南巡,是他人生中兩段最深刻的記憶。
“總書記在十八大后視察的第一站就到深圳,表明了他對改革開放精神的堅守和發展。他給蓮花山頂小平銅像獻花,用行動告訴世界:中國的改革步伐不能停。”李灝回憶。而他也深具“老特區人”獨有的底氣:“深圳是不會停頓的。因為國家期待你帶頭前進,你走不好,會讓人民失望的。”
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當中國面臨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沖鋒在前的經濟特區仍然要敢闖敢試、先行先試。
正是懷著這一期許,登上蓮花山的前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專程視察前海。彼時的前海正加緊建設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用前海管理局首任局長鄭宏杰的話說,“放眼望去一片空場,剛開始把圖紙變成工地”。
“就是站在這里,總書記說出了‘授權給你們,大膽地往前走’的勉勵。”指著刻有小平筆跡的“前海石”,鄭宏杰滿面春風。
兩年多砥礪奮進“往前走”之后,前海迎來了發展的又一重大節點——廣東自貿區前海蛇口片區掛牌成立。
據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介紹,在強勁的政策吸引力下,前海開業企業數量由2012年的299家增長至2016年年底的4.2萬家,注冊企業增加值從2013年的49.9億元增長至926.5億元,迅速成為粵港澳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之所以發展得速度快、勢頭猛、后勁足,得益于中央給前海的精準定位——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立足于此,前海自貿區才能夠推動港深合作、粵港合作進入更加緊密的新階段。”田夫感慨。
前海依托香港,平潭則面向臺灣。作為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區,這個海防要塞曾因偏僻難至、氣候惡劣而長期陷于貧困。
“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時就為平潭付出過大量心血。他2014年來視察時,已經是第21次踏上這個小島了。”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張兆民介紹。
從2009年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到2011年3月寫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再到當年11月,國務院批復《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總書記造訪之前,平潭已經享有“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更加優惠的政策”。總書記給平潭帶來的,是運用好優惠政策的明確方向,和抓住“千年機遇”的雄心與信心。
“總書記最先來到的就是這里,這兒是平潭的大門。”在平潭海關二線卡口大廳內,平潭海關副關長劉春生比畫著復原那難忘的時刻。就是在這兒,總書記勉勵大家“繼續努力探索,真正把平潭建設成為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
搞好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和軟環境,才能吸引更多企業和人員安家落戶、干事創業,才能“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總書記叮囑得細致,平潭人貫徹得扎實。
率先建成全省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引領自由貿易新潮流;逐步打造澳前臺灣小鎮、總部經濟基地、臺灣創業園等功能性平臺,在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方面產生示范效應;籌建對臺郵件處理中心、兩岸快件集散中心等配套設施……平潭的每一步改革與創新,都緊緊圍繞自身在改革開放全局中的戰略定位,指向“建設成為兩岸同胞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這一特色目標。
就在總書記視察后不久,2015年4月21日,平潭自貿片區正式掛牌運作;2016年8月,獲批成為大陸繼海南后第二個國際旅游島。自此,“綜合實驗區、自貿試驗區、國際旅游島”三區疊加的平潭,贏得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與摸索前行的前海、平潭相比,掛牌已近四年的上海自貿區已是碩果盈枝,不僅以1/10的面積創造了浦東新區3/4的生產總值、以1/50的面積創造了上海市1/4的生產總值,而且產生了上百項改革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把擴大開放同改革體制結合起來,把培育功能同政策創新結合起來,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時的囑托,成為上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努力方向。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建設自貿區是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按照中央的構想和布局,在不同區域設立自由貿易區,是有互補性、聯動性的。不同地區的條件和訴求存在差異,自貿區在對經濟發展起到推動和帶動作用時,要發揮各個地方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采取不同的改革創新舉措。”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朱民這樣認識。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做敢于吃螃蟹、涉深水的先行者”
上海自貿區外高橋綜合服務大廳,市場監管局保稅區分局企業注冊科副科長王連鳳正在受理窗口忙碌著。3年前那個普通的工作日,她在這里經歷了一場“幸福的驚喜”。
“總書記來了!他和來辦證的企業家交流,又親切詢問我相關業務的辦理情況。我向他匯報:自貿區成立前,辦一套企業注冊證照至少需要29個工作日,現在只要4個工作日,在一個窗口,交一套材料,見一名注冊官,就能領齊所有證照。總書記邊聽邊點頭,贊許的笑容給了我莫大鼓勵。”
從上海自貿區掛牌之日起,這座服務大廳就開始運轉。為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路”,大廳一起步便試行“一口受理、網上推送、并聯審批辦事、統一發證”,建立了涵蓋各個相關辦事機構的網上服務平臺,給園區企業提供最大便利。得益于這樣的制度創新,王連鳳和同事們見證了園區企業的“井噴式增長”——外高橋保稅區1993年設立,20年入駐企業8000家。自貿區成立僅五個半月,就追平了“8000”這個紀錄。
自貿區是什么?是國家試驗田,不是地方自留地;是制度創新高地,不是政策優惠洼地;是苗圃,不是盆景。共識在多年先行先試中逐漸凝聚:制度創新是自貿區建設的核心任務,是這片“試驗田”豐收增產的秘密武器。因此,總書記對于上海自貿區這個“先行者中的先行者”一再提出要求:制度創新,經驗推廣,模式復制。
“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的116項行政許可事項,外商投資備案管理等37項投資領域改革措施,先進區后報關、批次進出集中申報等34項貿易便利化改革措施,跨境融資、利率市場化等23項金融制度創新改革成果……4年來,上海的一批制度創新因地制宜地得到了推廣和復制。”朱民一一盤點。
“大膽放、有效管、提升服務水平”,這是平潭綜合實驗區行政審批局黨組書記、局長卓華彬引以為豪的平潭行政體制改革總思路,支撐每一項的都是制度創新。
“例如,大膽放,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方面,我們在原來三證合一的基礎上,率先實施了虛擬地址登記制度,企業不一定要有固定經營場所,用郵箱、手機等聯系方式也可以登記;有效管,通過實行智能監控、建設誠信監管體系,實施‘數字公民精準畫像’,為公民進行誠信評級;提升服務水平,通過多種舉措改善服務、提升獲得感。”
臺商陳孟邦就是這些創新制度的受益者。2016年3月,他在平潭自貿片區投資創辦半導體技術公司——宗仁科技(平潭)有限公司,并以知識產權、股份為質押,向中國銀行平潭支行申請100萬元人民幣貸款。令他欣喜的是,因為自貿區首創的兩岸征信查詢系統使銀行順利查詢到他的信用報告,貸款很快就批下來了。截至2016年年底,該系統已查詢臺商信用報告69筆,推動發放貸款4173萬元。
在福建省公布的福建自貿區第11批30項創新舉措中,平潭片區的創新有11項,4項屬于全國首創。自獲批至今,平潭片區已累計推出126項創新舉措,其中屬全國首創的有55項,數量居全省首位。
創新何為?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幾年來,前海自貿片區積極推動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法治建設和體制機制等六大板塊創新,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284項,其中全國首創或領先達110項,成為國內金融開放的先行者、金融創新的踐行者。
“總書記勉勵自貿區大膽創新。只有勇于創新,才能不斷前行。”鄭宏杰感言,“要做敢于吃螃蟹、涉深水的先行者。”
圓夢自貿區:書寫精彩答卷,不負殷切囑托
在一項項改革創新舉措的推動下,越來越多奮斗者在自貿區書寫精彩答卷,越來越多圓夢和拼搏的故事在這里上演。
平潭臺灣創業園,一片種植夢想的熱土。這片占地8.6萬平方米的國家級創業基地,為符合條件的創業者提供“拎包入駐”的創客空間等工作場所,在資金、人才等方面給入園企業以有力支持。入園一年多來,大閩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國偉感受深切:動員臺商入駐的難度越來越小了,尤其是這幾個月,高峰時期一天會有五六撥臺商來考察洽談,“基本上每天都有一兩個談妥簽約”。
臺商林志信正在曾國偉協助下準備辦理企業入駐手續,“怕今天不辦,過幾天園區就爆滿了”。他告訴記者:“五年前我來過平潭考察,覺得整體環境一般,就沒有進駐。今天再看,方方面面大變樣,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視察和指導,國家又給了那么多利好政策,讓我很振奮!”他還深深記得總書記視察平潭時的語重心長:“大陸市場很大,完全容得下來自臺灣的商品,完全容得下來自臺灣的企業家。”他已經做了計劃,準備將企業的大陸總店部署在平潭,“有信心兩年收益翻一番”。
曾國偉所在的孵化器,其總裁王健明本就是平潭人。20世紀90年代創業時,因為并不看好家鄉這片“荒島”而進軍泉州。今天,面貌日新月異的故土像磁石一樣牢牢吸引著他,成為他發展事業的“新大陸”。
與平潭國際旅游島的定位相匹配,近年來,一批文創旅游、生物科技、軟件研發、健康養生領域的企業進駐平潭,為這片藍海的未來注入持久動力。目前,僅臺灣創業園合計簽約入駐機構即達373個,臺資企業約占50%。
前海同樣是逐夢者匯聚的“創業天堂”。在那里的海深港青年夢工場,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生陳俊光找到了安放青春的地方。
“來這里,是為了尋找一個更大更有潛力的市場,也是被各項優惠政策所吸引。”陳俊光所在的香港特斯拉科技創業團隊,主要從事寵物教育、游戲軟件及智能產品研發。當他了解到前海“夢工場”提供免費場地、創投資金、創業指導等優惠措施的情況,立即實地考察,并很快下了決心。像他這樣的青年“創客”及其團隊,前海已孵化187家。
創業者抓住機遇盡情施展,管理者和服務者也把節奏調整到了“自貿區速度”。前海管理局,3000多個舊集裝箱改建的舊辦公樓見證了傾情奮戰的日日夜夜。“我們住在這兒一干就是7年,連軸加班早已成為常態。特別是總書記來視察后,每個人對這份事業的責任感和榮譽感都增強了。”田夫坦言,今天的前海集深港合作、“一帶一路”建設、自貿區三大戰略于一身,“使命重大,時不我待”。
新的圖景正在繪就。在逐夢者的齊心努力下,習近平總書記對三個自貿區的囑托,正變成現實——
上海自貿區,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總書記察看基地保稅倉庫后,勉勵他們為實施國家文化戰略、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多作貢獻。今天,保稅倉庫二期工程即將完工,5.3萬平方米的獨立倉庫是目前全球最堅固的藝術品保稅儲藏設施。“我們的計劃是:對標國際最高標準,不僅具備倉儲、保稅、展示功能,還有交易功能,最終如總書記說的,做亞太地區新興的藝術品交易中心。”基地董事長胡環中信心滿懷。
平潭海關,“兩岸檢疫檢驗數據交換中心”一期工程即將建成,年底開展種苗進口工作。屆時,臺灣輸入的苗木、花卉再也不用繞道佛山進行檢驗,大大增加了成活率。“這將是全國唯一的動物和植物隔離都具備的檢測中心,總書記視察時很關心,希望建好后,能請他再過來看一看!”平潭海關國檢局局長陳輝笑著說。
前海,為了總書記“一年一個樣”的期冀,前海人開展新城建設“大會戰”和“十大戰役”,今天,在“前海石”前駐足觀望,看到的已是一座呼之欲出的智慧新城——開工建設的810萬平方米土地上,已有卓越金融中心、前海深港創新中心等98棟建筑建成交付使用,高樓林立,勾勒出美麗的天際線……
今天,隨著我國第三批自貿區加緊建設,打造自貿區“升級版”的時代已經到來。“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的客觀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積極運籌對外關系、實現對外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習近平總書記的評價,連同他視察自貿區時留下的囑托,激勵著自貿區揚起風帆,破浪前行。
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其中,感受著建設自貿區的樂趣與收獲——在這片試驗田中,培植出良種,也培植出方案;在這張白紙上面,畫出最新最美的圖景,也畫出更新更美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