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影视国产永精品亚洲精品,成本人视频3d动漫免费无码,免费精品视频网在线,av免费看网站在线观看

中國網首頁新聞時政高層人事社會國際軍事獨家圖片
中國網新聞中心

【砥礪奮進的五年】一碗拉面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17-09-28 21:09:18  |  來源: 光明網  |  作者: 萬瑪加

“世界上‘第一碗面’是出自中國青海的。”青海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馬豐勝自豪地說,2002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專家在青海喇家遺址考古發現了一碗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條,它的歷史足有4000年。而4000年后的今天,青海省以化隆回族自治縣為主的“拉面大軍”,以數以萬計的“拉面館”為載體,將“牛肉拉面”從“面文化”的發源地“拉”向全國,逐步發展成為貧困地區的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模式——“拉面經濟”。

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青海省海東市農村群眾在全國270多個大中城市開辦拉面店2.9萬家,在東南亞及周邊國家和地區開辦拉面店200多家,從業人員18萬人,拉面經濟及相關產業經營收入達180億元,實現利潤45億元,從業人員工資性收入40億元。

馬豐勝說,拉面經濟開辟了一條獨具青海特色的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拉面經濟 初現端倪

“窮則思變。1992年,我們幾家人湊了點錢,到外面開拉面館,我們先是去了山東,之后又去了廣州。”今年81歲的馬玫瑰是最早一批出來創業的化隆人,屬于“面一代”。在馬玫瑰的帶動示范下,幾十年來,更多的人走出大山走進城市,開起了拉面館。“現在全村90%的人家在外面開了拉面館,家家戶戶都有轎車,有幾十戶人家還在縣城、省城買了房子,這都是一碗碗面給拉出來的啊。”馬玫瑰笑呵呵地說。

譚勝林是化隆縣駐濟南市拉面經濟服務辦事處主任,他是辦事處的“老人”了,從事拉面駐外服務14年。“今年明顯感覺到,‘面二代’甚至是‘面三代’的思想已經完全超越了前人,年輕拉面人對辦事處的依賴換了種方式,不是大事小事都來找,而是要咨詢政策咨詢發展,更多的是想擴大店面擴大經營。”譚勝林說,14年前,山東省的化隆拉面館不到200家,如今激增至2000家。

馬林是駐廣州市辦事處主任,他看到了新老拉面店的更替,更看到了青海拉面煥發的勃勃生機。“廣州是一座煥發活力的城市,我們的拉面人也同樣與時代共進,老一代的拉面店逐漸升級為新店,規模和服務不斷提檔升級,重新起航的青海拉面人大有作為。”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市80后、90后開的拉面店占到一半以上。

群眾首創 政府扶持

青海省海東市現有貧困戶4.8萬戶、17.57萬人,貧困村、貧困人口分別占全省貧困村、貧困人口的40%和33%,在青海省各市州中貧困面積最大、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僅以化隆、循化兩個縣為例,從事拉面經濟的人員占兩縣農村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拉面經濟收入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20%增加到現在的40%以上;其中有8731戶貧困戶通過貸款外出開辦拉面店,從業人員1.13萬人,年經營收入達58.11億元,實現利潤19.11億元,在拉面店務工的海東籍貧困人員工資性收入達9.02億元。

去年,青海省啟動實施“帶薪在崗實訓+創業”扶貧模式,貧困戶只要有意愿學技術開館子,政府就給扶持。以在全國開辦的拉面店為載體,將精準識別的貧困對象與拉面館對接,貧困人員在拉面實體店帶薪實訓接受培訓,爭取兩年內成為掌握拉面技藝的技能人才,政府以每年5000元的標準補貼兩年,拉面店每月支付不低于3000元的工資,實訓人員年人均收入達4萬元以上,帶動1270戶精準識別貧困戶穩定脫貧,其中80戶精準識別貧困戶通過“鄰幫鄰、親帶親”的方式開了拉面店。

今年,新增3096名貧困人員接受“帶薪在崗實訓+創業”扶貧模式,年底可以使2080戶精準識別貧困戶實現脫貧。這一扶貧模式已經在青海全省推廣,屬全國首創,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肯定。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海東市已有1.28萬戶、7.26萬貧困人口通過從事拉面經濟實現脫貧,占各縣區近10年脫貧人數的近四成。

互聯網+ 助推發展

“我老家是化隆縣扎巴鎮要洞村,家人都在開拉面館,哥哥姐姐們供我上大學,我深知化隆拉面要走出去,必須借助互聯網的東風。”馬青云的同事開玩笑叫他青海“馬云”。2013年,他辭去公務員職位,做起“互聯網+拉面”,幾年間他創建青海扶貧拉面產業服務中心為青海拉面搭乘“互聯網+”快車提檔升級。

馬青云介紹,目前,中心主營業務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線上業務主要通過“中國拉面網”網站和“中國拉面網”微信公眾號以及“中國拉面網”APP進行產品宣傳和線上交易。線下業務有占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的青海省拉面產業培訓基地,主要從事餐飲創業、餐飲技藝、職業規劃和技能培訓。

打開“中國拉面網”APP,招聘求職、轉讓信息、政府政策、拉面視頻一應俱全。截至目前,中心在全國的青藏高原土特產品物流配送點已達22個,基本覆蓋珠三角、長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區,日銷售額達10萬元,對青海其他貧困地區的農畜產品產業和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介紹,近年來青海省海東市共有777戶從事拉面經濟的群眾返鄉創業,涉及餐飲服務、牛羊育肥及冷藏配送、建筑建材、飼料加工、調味品加工、電商、農家樂、旅游住宿等23個行業,開辦的民營經濟實體達523家,年經營性收入達5.7億元,吸納6786名當地貧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從業人員年工資性收入1.69億元,拉面經濟的發展成效正在不斷顯現。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 黃富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