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在企業家高峰對話論壇上,互聯網企業代表暢談新一輪信息革命對世界的影響。 經濟日報記者 吉蕾蕾 攝
在12月5日舉辦的企業家高峰對話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論壇上,與會中外企業家、專家紛紛表示,在互聯網時代,發展數字經濟日益成為全球共識。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認為,發展數字經濟就要實現數字轉型,數字轉型是每一個企業所面臨的重大課題,而企業要實現數字轉型的重要抓手就是推動全球物聯網的發展。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萬物互聯產生了大量的數據,如果把這些數據充分利用、存儲、分析,在邊緣計算、云計算技術的基礎上,就可以產生智能,再加上深度學習的算法,就能夠對各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新一輪信息革命下,新科技、新技術將會給各行業帶來哪些變化?“互聯網作為一種先進生產力,所帶來的紅利應該惠及所有人。”滴滴出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認為,近年來,共享經濟和交通互聯網飛速發展。5年前我們只能在路邊等出租車,今天只要一部手機就會有順風車、專車、共享單車等多種多樣的出行選擇,這背后都源于交通互聯網平臺的迅速搭建。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每天都會接收到各種海量的訊息,如何提高辦公效率成了許多人的訴求。“在這個過程中,科技可以幫助我們在這種信息爆炸式增長中找到方向。”北京印象筆記科技有限公司CEO克里斯·奧尼爾認為,知識本身就可以被視為一種服務,而信息技術可以發揮指導作用,幫助我們挑選重點關注的信息,實現智能式地篩選信息。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物流業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數據顯示,如今,我國物流行業每天的包裹量達1億多個,約200多萬名的快遞員每天在路上奔波,特別是今年的“雙11”當天,一天就產生了8.12億個包裹,難道真的需要幾千萬個快遞員嗎?對此,菜鳥網絡總裁萬霖表示,菜鳥成立之后的愿景是能夠做到全國24小時必達,全球72小時必達。當我們面臨每天10億個包裹量級時怎么辦?萬霖坦言,唯一的解決途徑就是通過數據化和智能化,把庫存放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然后選用最優的路徑、最好的資源配置。
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人類會不會被機器所代替?“人工智能不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億貝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產品官皮瑞杰肯定地說。電子商務可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但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是人類本身,共享經濟會影響交通領域,也會影響很多行業,但這些改變是由人類所驅動的,科技只是促進這種改變,而不是取代。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也表示認同。鄔賀銓說,過去我們是為生活而工作,將來工作就是生活,科技不可能也不會替代親情,未來世界應該更有溫度。(經濟日報記者 吉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