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儀式和國旗下的黨課,在馬莊村已經持續了整整30年。徐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井賢 攝
上月25日清晨。賈汪區潘安湖街道馬莊村。
初冬的風帶來凜凜寒意,村民們裹緊大衣,陸陸續續走進村委會大院。
百米之外的潘安湖畔,霧氣籠罩,第一縷陽光正穿過云層,在水面灑下點點碎金。
這里是馬莊,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排頭兵。就在十三天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后首次開展地方考察時來到了這里,馬莊農民樂團聞名全國,這讓2700名馬莊人倍感驕傲。
三根筆挺的旗桿在陽光下反射著耀眼的白光。升旗手整裝待發,軍樂隊默然肅立,寒風中,護旗手手中鋪展的五星紅旗如火焰般燃燒、跳躍,照亮村民們期待的目光。
升旗儀式和國旗下的黨課,在馬莊村已經持續了整整30年。國旗、村旗、農民樂團團旗,是馬莊村鄉村文化建設一馬當先的精神引領。
7:00,軍樂隊號聲響起,雄壯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迎風舒展。
71歲的老書記孟慶喜仰望著國旗——
30年前,就是在這面旗幟下,剛剛接任村支書的他,組建起蘇北第一支農民樂團,發出了“文化也能立村”的時代吶喊。
彼時,馬莊村隸屬于銅山縣青山泉鎮,雖然剛靠煤炭產業扭轉了發展頹勢,但在全鎮18個村子里僅僅排名第13位。基礎太差,孟慶喜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馬莊脫穎而出,走一條“人無我有”的發展之路?當時,全縣乃至徐州市都鮮有專業樂團,這讓孟慶喜找到了路子。
1988年10月1日,國旗下的第一節黨課。五星紅旗飄揚在灰蒙蒙的天空中。“咱們發展農民樂團,是要以先進文化引領經濟發展,請大家相信我,文化也能立村!給我兩年時間,只要咱村精神面貌好了,經濟肯定能發展起來!”孟慶喜拿著大喇叭,喊得滿頭大汗,但底下沒人吱聲。
村民和礦工灰頭土臉站在村委會大院里,一臉質疑。在那個追求經濟發展速度的時代,從上級領導到普通村民,幾乎所有人都不理解他——農民搞樂團?能吹出糧食還是吹出票子?
孟慶喜頂著壓力堅持了下來。每月國旗下的黨課,他反復重復著“兩年小變化,三年中變化,五年大變化”的承諾,直到1993年,農民樂團已成為馬莊乃至徐州市的文化品牌,隨之出現的周末舞會、納涼晚會、啤酒節、春節聯歡晚會等藝術活動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參觀者,主動前來投資的企業開始排起長隊,村里也建起了全市第一家村級集體企業,先后成立了16家工廠,僅年產值百萬元以上的工廠就有6家。
馬莊村的春天,終于來了。
42歲的現任黨委書記孟國棟仰望著國旗——
2016年9月,也是在這面旗幟下,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的孟國棟接過了父親的接力棒,帶領村民繼續走向一條百姓富、環境美、民風淳的發展之路。
30年間,改革開放大潮風起云涌,馬莊這個小小的村莊亦在時代大潮中起起伏伏,兩代舵手不忘初心,牢牢把握“文化立村”的總方向,帶著全村百姓一路奔向小康。
一馬當先的勇氣,躍馬揚鞭的速度,馬不停蹄的毅力,馬到成功的效率,是馬莊村在30年發展中形成的“馬莊精神”。靠著“馬莊精神”的支持,馬莊村避開了上世紀90年代初鄉鎮企業改制對集體經濟發展帶來的危機,頂住了2001年煤礦全部關閉導致集體收入銳減4/5的震蕩,通過產業轉型升級、采煤塌陷地治理、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等舉措,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齊頭并進的和諧發展之路。
今日馬莊,是全國文明村,也是江蘇省最美鄉村;這里每年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20多萬人次,這里的農民樂團平均每年演出200余場,曾代表中國獲得過國際獎項。
上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馬莊,看了農民樂團的快板表演,聽了黨員們的學習匯報,自己掏錢買下了一個香包;就在這個院子里,總書記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要求。
當天的黨課,是2017年最后一次國旗下的黨課,也是習總書記離開馬莊后的第一次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講。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碧藍的天空中。孟國棟在思考,十九大之后的馬莊村,該如何將鄉村振興這條路走得更好、更穩、更長遠?
500多名馬莊村民仰望著國旗——
習總書記的身影剛剛離去,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他們盼望著,今天這堂國旗下的黨課,給他們帶來更多新的希望。
歷時2分07秒,國歌奏畢,五星紅旗在風中獵獵作響,鮮艷如霞。
孟國棟走到國旗下。
“鄉親們,這個12月對我們村來說,值得被永遠記住。習總書記在參觀了我們村之后,認為文化振興、鄉村振興、群眾的文化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設,在我們這里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落實。這對咱們來說是莫大的鼓舞和振奮啊!”
“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什么是鄉村振興?就是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想,這對我們村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知道了今后該怎么把生活過得更舒心、更富裕、更有奔頭!”
孟國棟沒有打草稿,這些話在他心中醞釀已久。500多名村民在寒風中一動不動,屏息聆聽。
“怎樣才能產業興旺?總書記肯定了咱們的香包產業。過去有些人不太愿意做香包,覺得沒前途,現在呢?咱的香包早就脫銷了,訂單已經排到了下個月,很多人開始在家里縫制香包,這個產業已經開始做大做強了。下一步,咱們還要建一個香包文化大院,把咱徐州的香包向全國、全世界推廣!”
孟國棟越說越激動。
“生態宜居就不要說了,過去有人鍛煉嗎?沒有。滿天粉塵,鍛煉不就是自殺?你再看現在,天天早晨都有人到湖邊鍛煉,這才是健康的生活。
“鄉風文明和社會治理更不用說,農民樂團是咱村的名片,有了它,大家伙兒的業余時間都用來排練、演出、欣賞節目了,哪有時間打架斗毆?咱們搞了30年積分制管理和家庭檔案管理,各種文明家庭、文明村組評比年年舉辦,這些好的做法都要堅持下去。
“最后說生活富裕。說白了,咱所有人的目標都是要過好日子,多掙錢。咱村周邊那么多企業,即便到潘安湖打掃衛生,一個月一兩千塊錢也不成問題,關鍵看你愿不愿意干。下一步,咱村還要把婚禮小鎮進一步擴建,做大香包產業,統一規劃農家樂,真正把旅游業發展起來。我敢說,只要你不懶,咱每個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最后一句說得太用力,孟國棟的嗓子一下子啞了。
掌聲雷動。
旭日躍出了湖面,溫暖的光芒,照亮了村民們滿懷希望的臉龐。
(徐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曲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