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2014年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頂風踏雪來到了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慰問困難群眾,要求盡快找出扶貧路子,改善林區百姓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當地百姓生活水平。阿爾山市各級干部不忘囑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僅用不到兩年半的時間完成了全市近一萬戶的棚改任務,又一鼓作氣派出300多名干部攻堅脫貧,走上了從“輸血”到“造血”、從“體力型”到“技能型”的產業扶貧之路。
扶貧先扶志
明水河鎮是阿爾山市的扶貧攻堅主戰場,這個鎮的貧困人口占全市的63%。阿爾山市委書記高長勝包片進村進戶,他的包扶戶是西口村的包呼達古拉。
在整潔漂亮的西口移民新村,今年39歲的包呼達古拉說:“我領著兩個孩子靠低保生活,2016年春天,高書記送來社會救助金6000元,并對我說,知道為什么說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嗎?要想摘掉貧困戶的帽子不能光看給了多少錢多少東西,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從此,我振作起來,發展產業,穩步增收。2017年春天辦理產業發展借款,開始養雞,一年雞苗、雞蛋就賣了7500元。去年10月1日,搬遷到移民新村,現在住得踏實,活得有奔頭?!?/p>
像包呼達古拉一樣,西口村有48戶村民搬進新居,發展起庭院經濟。今年元旦,西口村舉辦了“攜手繪扶貧 同心筑未來”新年聯歡會。高長勝與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等200余名干部群眾一同聯歡。別開生面的鄉村聯歡,樂了百姓,醉了鄉村。
“輸血”變“造血”
西口村村民何喜明趁天還沒黑,給11頭膘肥體壯的“寶貝牛”喂飼料。這時,西口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劉宏巖走進了棚圈:“你們家肉牛養殖成功啦,明年政府還會給予產業扶持資金,發放金融富農貸款。”
何喜明說:“過去想發展養殖業,手上沒錢,多虧市里給貧困戶發放的3萬元產業發展借款,現在家里的牛已經有11頭了。”坐在一旁的何喜明媳婦金小紅接過話茬說:“去年收入差不多有4萬元。”來串門的邊德榮老人也參與到談話中:“我家去年培育了白樺樹苗,阿爾山林業局訂單回收,賣了一萬棵苗,掙了7000元?!?/p>
阿爾山市發放的產業發展借款和金融富農貸款,激發了貧困戶自主發展的熱情。目前,全市已發放產業發展借款資金1763萬元,發展種植業155戶、養殖業188戶、個體工商戶39戶?!氨仨毻ㄟ^‘輸血’激活‘造血’功能,把政府的產業發展借款和金融富農貸款,轉化為貧困戶的自我脫貧、自我發展能力,才能實現脫真貧,真脫貧。”劉宏巖深有感觸地說。
干部辛苦 群眾幸福
“脫貧攻堅,我們就要用超常規的舉措,拿出過硬的辦法,用干部的‘脫皮’換取群眾的脫貧,用領導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讓貧困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备唛L勝說。
阿爾山市建立“處級干部包片、科級干部包戶”的駐村入戶結對幫扶機制,抽派300余名領導干部駐村入戶抓扶貧,建立脫貧攻堅工作考核機制,對結對幫扶的駐村干部實行“不脫貧不脫鉤、不脫貧不使用”。他們的身影,出現在貧困村屯、出現在貧困群眾的家中。他們進村入戶,把建檔立卡做實做細,繪制貧困地圖,掛圖作業,按圖銷號,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倒排工期。
劉宏巖表示,今后要加快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農牧業,推廣“基地+合作社+貧困戶”扶貧模式,鼓勵發展庭院經濟,發展生態觀光農牧業、農家樂、林家樂等旅游服務產業,以產業的發展帶動脫貧致富。
(本報記者 高平 本報見習記者 安勝藍 本報通訊員 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