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朗讀者,種下希望的種子
“他很慶幸,慶幸自己在人生最美的年華里沒有放棄夢想,因為夢想是人生的翅膀,有了夢想,才能飛得更高更遠……”
除夕早上,一個柔和、溫暖的女聲從黃梅縣停前鎮潘河村5組“種子書屋”飄出。她是26歲的朗讀者潘悅,聽眾是一群昂著小腦袋、托著腮幫子、似懂非懂卻神情專注的村里娃。
不知是書本的魅力,抑或是予人玫瑰的余香,潘悅忘記了病痛。
她是一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2005年,剛念初一的她在課間操時突然暈倒,被確診為“再障”。為了治病,此后的4年變成一場休學與復學的拔河賽,她磕磕絆絆地讀完初中,考入高中,直到高一下學期病情加重。這次休學,她再也沒能重返課堂。
父母在廣東梅州做建筑工,一邊打工一邊給潘悅治病。當時,潘悅一個月的藥費5000元,每兩三個月住院輸一次血,可療效甚微。
病魔瘋狂地折磨著潘悅,最頻繁時每隔一周輸一次血。2014年,她因雙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幾乎無法行走。本是個不大的手術,但聽說潘悅是名再障患者,多家醫院都不敢貿然動刀。“我每次拔個針頭都得好半天止血,做手術恐怕是奢望!”就在潘悅打算一輩子與拐杖為伴時,中南醫院血液科、骨科專家的一句“能做”,重燃了她的希望。
2016年5月,潘悅先后兩次完成雙側髖關節置換術,重新站了起來。這次住院,醫務人員為她發起網絡眾籌,最終籌到善款10萬元。
當光亮照進生活,當愛涌注心田,另一個想法在潘悅心里大膽萌生。
“如果辦一間農家書屋,我愿意當一名朗讀者,與村里的孩子們一起閱讀,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和力量。”潘悅悄悄告訴護士姐姐,哪知沒過幾天,醫務人員、愛心人士便為她募集近千冊圖書。
“扶貧重在扶志,真沒想到我們的扶助對象這么‘富有’!”潘河村精準扶貧駐村干部許劍聽聞,立即與村委會商量,將閑置多年的農家書屋重新布置,并添置桌椅、兒童書柜、兒童讀物,支持潘悅開辦書屋。
2018年新年,“種子書屋”迎來首批小讀者。打這以后,潘悅每天都會守候在書屋,用聲音為孩子們打開另一扇窗。
“讓孩子們帶著夢想與愛的種子,飛出大山,飛向世界,這也是全村的希望。”說起“種子書屋”,潘悅的臉上漾開一朵花。
她是傳播者,護佑稚嫩的心靈
一筆一畫,龔又玲認真地在自己的備課本上做著記錄。有的地方標注下劃線,有的地方用紅筆畫上圈。
盡管是大年三十,龔又玲一天也不敢耽誤。“節后要參加‘女童保護’公益項目的講師培訓考核,通過后就可以參與公益課堂授課了,”龔又玲興奮地說。對于這份新來的工作,她格外珍惜。
60平方米的小屋、斑駁的家具和破舊的冰箱,是這個家的全部家當。住在武昌區武南社區的龔又玲今年40歲,由于丈夫早年離世,她獨自撫養女兒過著清苦的生活。“今年過年最充實。”龔又玲迫不及待地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年前,武昌區婦聯聯合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筑夢”志愿服務隊到龔又玲家中,邀請她做中建三局志愿服務隊“女童保護”公益項目志愿者講師。
高中畢業的龔又玲高興地說:“我有些文化功底,準備充分可以勝任。以前,我更多的是接受社會救助,這次,我‘持證上崗’更多參與公益。”
回憶過去的日子,龔又玲淚眼婆娑。7年前,女兒降臨。由于孩子早產,出生時只有1.4千克,且出現宮內窒息。“當時,醫生告訴我們,女兒可能出現腦癱。”龔又玲揪心地說:“巨大的打擊讓我和丈夫沉浸在無盡的擔憂和痛苦中。”孩子出生15天時,因為一次意外,丈夫撇下妻女,撒手人寰。
“當時覺得天都塌了,自己一直沒有工作,他走了,我和孩子怎么辦?”哭過、怨過,在一切宣泄過后,龔又玲不得不面對生活。“丈夫單位的同事得知了我們的遭遇,很快就捐助5萬元錢。拿著這筆錢,我四處給孩子看病。一定要完成好丈夫的遺愿,帶好孩子。”寒來暑往,龔又玲總是用布帶把孩子綁在自己身上,騎著電動車,往醫院里趕。
看著孩子能走路了,會說話了,龔又玲懸著的心慢慢放下來,孩子沒患腦癱。
一路走來,暖意融融。素不相識人捐助、孩子上幼兒園學費減免,現在在一家幼兒園打工、每月收入僅1500元的龔又玲說,這份情誼一直暖入心底。這些年,龔又玲也常常帶著孩子去參加公益活動:將賣報的錢捐贈給困難群體、幫返鄉農民工買車票.....“我能理解那些困難者的苦楚,希望能幫到他們,也給這個社會點點回報。”
龔又玲說,雖然自己的力量還很單薄,但想通過行動告訴那些被生活重擔壓得透不過氣的人,“我們雖然物質貧乏,但可以精神富有。”
這是精神上的飛躍
作為武昌區婦聯執委單位的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其有關負責人張華也感受到這其間的汩汩脈動。她說,這兩位女性是困難群體熱心公益的縮影。目前,不少困難者都報名參加“女童保護”公益項目,從以往被動接受捐助到主動作為,甚至反哺社會。
“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張華興奮地說:“從源源不斷的報名者來看,小溪正匯聚成河。”
在我省,有不少生活窘迫卻不忘公益的人。江城“獻血大王”李光明家住武漢市郊的花山,是一位農民。常年靠打零工、拾廢品維持全家生計。他堅持無償獻血20余年,獻血總量超過10萬毫升,至少挽救了350余個生命。
“特困群體的主動作為體現了精神上的追求和覺醒。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馬德富感慨地說,“從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這是精神的拐點、飛躍。其結果是施予者與受贈者之間并不是單項的存在,而是互惠的共鳴,讓社會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