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上春來早。我們到的時候,下了幾天的雨雪剛剛停歇。殘雪壓翠竹,漫山透出倔強的新意。盡管風里還帶著幾絲寒冷,但街上的紅燈籠已經透出節日的熱情。
2017年2月底,井岡山率先退出貧困縣行列。脫貧“摘帽”這一年,井岡山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我們迎著新春的陽光,再次來到這座有著光榮傳統的山上。4天半時間,我們走訪了9個鄉鎮10多個村莊。有些是第一次走訪,更多的則是去年到過的地方。無論是重訪和初次走訪,山鄉處處都有新鮮事。
藍卡戶成帶頭人
“藍卡戶”井岡山的一個“專有名詞”。為精準識別,井岡山根據貧困程度,把貧困戶分為紅卡戶、藍卡戶和黃卡戶。紅卡戶是需要政策保障的深度貧困戶,而藍卡戶則是通過政策扶持有致富能力的貧困戶,黃卡戶是已經脫貧還需要政策扶持跟蹤的貧困戶。藍卡戶數量占比多,扶持力度相對小。去年,我們走訪了多個藍卡戶,他們有些擔心,害怕政策扶持力度不夠,是不是能實現脫貧。今年重訪,我們看到,很多藍卡戶不僅自己富裕起來,而且成為致富帶頭人。
葛田鄉華嶺村的古立章是因為母親身體不好、兒女都在讀書而成為貧困戶。去年我們到這個村里采訪,他剛剛成立養鵝合作社,吸收24戶藍卡戶入股,但因為經營不善,沒有盈利。今年,他在村里種木耳,到附近村莊去學習技術。這位50多歲的農民告訴我們:“養鵝虧了,我也保證給每戶藍卡戶1500元的分紅。現在,有技術部門支持,種木耳的技術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下七鄉光明村的盧長生前幾年因為父親生病,從打工的浙江回村,花去十幾萬元積蓄給父親治病,成了村里的貧困戶。在當地農商銀行的支持下,他搞綠化苗木逐步脫貧。2016年他們家達到脫貧標準。1980年出生的盧長生脫貧不止步,成立了勤豐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吸收5戶農民參加。2017年,他又租賃村里120畝土地建起一個臍橙種植園。雖然臍橙還沒有掛果,但他已經辦了一個網店,在網上賣臍橙。“今年為周邊種植戶賣出去16000多斤,自己掙了3萬多元。”盧長生說。
長坪鄉長坪村有個叫鐘上平的青年。前幾年母親生病,父親年歲大,孩子又小,家庭負擔重,成了貧困戶。為了照顧家庭,鐘上平中斷在福建的打工,回到山上。2016年回村后,他就承包了1000多畝毛竹,買了一輛農用三輪車,經營起林業,家庭逐漸脫貧。我們到村里沒有找到鐘上平,村黨支部書記鐘榮耀撥了一通電話告訴我們,“他又出山了,這個孩子很勤快,勤快的人才能致富快”。
井岡山沒有專門統計多少藍卡戶成了帶頭人,但是,我們從這些故事中卻感受到政策扶貧的力度。鵝嶺鄉黨委的同志說,扶貧的政策優勢如何轉化為農戶發展的自主力量,是他們工作中時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從這些藍卡戶的故事中,我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貧困戶家喜事多
葛田鄉華嶺村是井岡山最后一批脫貧的村莊。去年年初我們到村里采訪時,天色已暗,我們走訪的最后一戶貧困戶叫李香妹。這位58歲的農婦早年丈夫去世,和自己33歲的兒子一起生活。她最發愁的事情是兒子找不到媳婦,家里的房子沒有蓋起來。
今年重訪一進村,村委會主任謝風仙就告訴我們,李香妹的兒子黃招遠找到媳婦了。如今,這位去年還在發愁的“大齡青年”帶著媳婦在外鄉打工,也住進了新房。我們走訪10多個村莊,聽到好幾個大齡青年成婚的喜事。下七鄉漢頭村,藍卡戶的牌子還貼在門口,77歲的張淮音老人抱著一個竹編的火籠,坐在家門口。屋里屋外忙碌的是進門不久的兒媳婦李金金。
老人告訴我們,兒子48歲了,一直沒有成家,前年在工地受傷,落下殘疾。2017年,家里最大的喜事是兒子找到了對象。進門不久的兒媳婦是附近吉水縣的人。她說,以前這是個窮地方,現在,村里路通了,房子也新,生活條件快趕上城里了,嫁過來是幸福的。張淮音兒子是茨坪鄉一家超市的保安,每年收入2萬多元,周末有空就回來。
井岡山城鄉在脫貧攻堅中最大的變化是農村基礎設施。重上井岡山,不僅村村通了水泥路,而且入戶道路都硬化了。下七鄉上七村黨支部書記葉佐詩自豪地說,“過去一下雨到處都是泥巴,現在,你穿著皮鞋到村里隨便走,都很干凈”。農村基礎設施的改變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條件。“不能說這是解決農村大齡青年問題的直接原因,但是村里條件變好了一定是重要原因。”漢頭村黨支部書記鄒和平說。
整體脫貧之后,貧困戶的生活狀況如何,始終是個重要問題。井岡山提出建立健全黨建引領、產業增收、兜底保障、動態管理四大全覆蓋機制。脫貧摘帽不等于扶貧停止,他們始終堅持動態管理全覆蓋。2016年底全市剩余貧困戶539戶,1417人;2017年新增貧困戶44戶,136人;退出貧困戶373戶,1010人;因婚嫁、死亡、遷出等因素核減11戶,27人,剩余貧困戶199戶,516人。
返鄉創業故事多
返鄉創業是很多外出務工青年的選擇。去年,我們聽到好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的故事。一年過去了,這些創業者有沒有停歇?又有什么新故事?我們在重訪井岡山的路上,翻開去年的筆記本,尋找著他們的名字。
新城鎮排頭村有個叫謝樟峰的青年,他從廣東打工回來,在村里建起農場,養了100多頭牛。去年,我們到他養牛工地上參觀,他正準備建設新牛舍,擴大規模。重訪謝樟峰,我們直接被帶到一片農舍旁。“和盛家庭農場”的牌匾掛在門口。“2017年我們搞起來農家樂。”謝樟峰一邊和我們握手,一邊介紹。他的養殖農場還有100多頭牛,發展了7個塑料大棚養雞養魚。他說,“農家樂收入就有5萬多元”。
謝樟峰指著不遠處一些廢棄的房屋告訴我們:“開春就把那些地方收拾出來,農家樂要上檔次擴大規模。”
葛田鄉葛田村的陳志勇是2016年春天回來創業的。農村的扶貧政策打動了我。他說,回來就是要在土地上搞出些名堂。
2016年,他租了村口的一片土地搞大棚種植。2017年,他把周邊70畝土地都租下來,建起39個大棚,發展草莓等種植業,收入了20多萬元。他說,現在還處于創業階段,沒有利潤,還有虧損。但是,他的想法是清晰的,準備分期種植藍莓、無花果、櫻桃等水果,“我的理想是建成一個四季都有水果采摘的好去處。”他說,再有三四年,這個農場就能盈利了。
回鄉創業的大都是青年。他們在創業中完成鄉土化成長。而只有這種成長伴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變化,才能改變農村的“空殼”現象,才能賦予農村發展原動力。所以,每一個農村青年的創業故事都讓我們振奮。(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魏永剛 劉 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