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東方電氣(廣州)重型機器有限公司手工焊焊工白映玉。本人供圖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了這樣一句話:“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白映玉對這句話有深刻的理解,“任何職業、崗位都有艱辛、不容易,只要能夠堅持、肯付出、愿意奮斗,也一定能夠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創造出精彩的人生。”
白映玉是這樣說的,自己也的確這樣做了。
熱愛本職工作 堅守人生理想
1991年畢業于四川鍋爐廠技校焊接專業后,白映玉一直在生產一線從事焊接工作。“我們那時學習成績好的、學習成績不好的都去讀技校,那時工人是個令人羨慕的職業。”白映玉說。可當時“那一屆有三個工種,焊接、裝配和畫線。畫線基本是女同志做,父母為了我今后不那么辛苦,想讓我從事輕松一點的工作,比如行車工,那時候女孩子要改個工種也是比較容易的,但我還是覺得焊接挺有意思的。”白映玉說,她還是喜歡能動手、挑戰性高的職業。
2008年3月,懷著對焊接職業的熱愛,為了挑戰鉆研更高深的焊接技術,白映玉孤身一人來到廣州的東方電氣重型機器有限公司應聘并通過了考核,這一干就是十多年。
白映玉在工作。本人供圖
牢記“工匠精神” 攻克技術難題
從事手工焊工作近三十年,白映玉不僅把焊接當成一種興趣和愛好,而且掌握了一手連男焊工也自嘆不如的絕活。平焊、橫焊、立焊、仰焊,樣樣得心應手,所焊接產品達到“一次干對,一次干好”的完美境界。“我常年重復性地完成著每個焊接工序,要做到每一次都是一次合格,就需要具備嚴謹、專注和敬業的精神。”
白映玉認為,在工作中還要有創新和攻堅克難的精神,開展技術攻關、技術創新活動,將創新成果進行總結和推廣,在工作中還要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推動企業的發展。核電焊接領域里,曾有道被行業內戲稱為“魔鬼焊接”的工序,是蒸汽發生器一次側水室封頭環峰內壁鎳基和不銹鋼的堆焊,由于技術的要求,其構件本身是一個被預加熱到200攝氏度左右的金屬結構,作業的體感溫度能高達50-70攝氏度,焊接時需要隨時攜帶移動空調。白映玉憑借著不怕挑戰的精神,最終打破“魔鬼焊接”的詛咒,解決了多年來技術上的難題。如今,這種一次性合格的焊接技術成為白映玉班組的核心技術,完成時長則由10天縮短至7天。
“企業發展初期,核電產品制造才剛剛起步,車間里年輕焊工的技能水平很低,一個班組二十多、三十人,來自五湖四海,既要管理班組還要帶著大家一起工作,所有的焊接工作都是首次焊接,許多焊接位置不好的都需要我帶頭上,焊接質量問題又多,返修工作量也就很大,而且那時也只有我們幾個老師傅會返修,經常都會忙不過來,非常辛苦,每天除了工作其余的時間就是睡覺休息。差不多兩年的時間這種狀況才得到了緩解,年輕人慢慢有了焊接經驗,技能水平也提高了許多,焊接質量也提高了。”白映玉高超的技術及豐富的經驗讓她成為焊接班組的頂梁柱。
“在生產一線,作為勞模技師的我,無論是從安全上、質量上,還有自己的言行上,都要起到模范、標桿性的作用。”白映玉認為要“言傳身教,做好傳、幫、帶”,影響和帶動年輕人,提高他們對工作的興趣,調動起他們提升自己崗位技能的積極性,為企業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勞模技師。
全國人大代表、東方電氣(廣州)重型機器有限公司手工焊焊工白映玉。本人供圖
成立工作室 致力培養“新生代”
白映玉在工作之余也不忘給自己“充電”,用她自己的話說:“對攻克焊接難題樂此不疲。”27年來白映玉參加過的焊工競賽數不勝數,不斷的取得企業的各類先進榮譽稱號。2004年獲評焊接高級技師,2014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2017年當選廣州市人大代表,同年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201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作為行業領頭羊、企業骨干人才,白映玉不僅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也致力于培養年輕的技術技能骨干人才。2015年3月白映玉成立個人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以白映玉的名字命名,至今已運行3年,在車間內設有專門的辦公室,生產現場有所需的焊接、探傷設備等。工作室團隊共有15名成員,有專業技術人員4名和優秀技能工人11名。工作室以“做事、帶人”為主要目標,重點圍繞核電主設備制造過程中的焊接重大難題開展工作。
“近幾年我們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設備‘華龍一號’的制造技術,形成了我國核電裝備國產化和核電‘走出去’的核心競爭力。”白映玉介紹,“我們還參加制造了全球首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的研制。這些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都遇到一些困難,工作室充分發揮了作用,開展技術攻關,攻克了多個行業性焊接技術難題,有效的解決了生產中的技術瓶頸,努力保證產品質量一次合格,為正常有序的生產提供了保障。”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白映玉認為,“技術工人要有‘工匠精神’,才能讓技術工人在工作中平靜下來,專注、平心靜氣地研發、創造,提升自己和技術,并且堅持不懈,從而更好地適應國家和社會未來發展需要。”白映玉如是說。(中國青年網記者 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