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在“五四”青年節當天,國新辦舉行勞動者與中外記者見面會,首次邀請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汽車裝調工高級技師趙郁、中國寶武集團寶鋼股份熱軋廠鉗工高級技師王軍、中國航空工業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數控銑工高級技師秦世俊及北京市工貿技師學院服裝系胡萍,分享他們通過艱苦奮斗改變生活、追求幸福的故事。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在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上,1996年出生的胡萍獲得了中國在時裝項目上的首枚金牌。“現在回想起來,仍然心潮澎湃,激動不已……我很自豪作為一名技能青年登上世界技能的巔峰。”胡萍說。
趙郁,由一名普通裝配工成長為一名汽車裝調高級技師,解決了包括新車型研發試制階段的關鍵性技術難題80余項,與團隊一起完成技術攻關項目75項,申報自主技術創新項目259項,累計創造經濟效益2000余萬元。
王軍,申請國家專利218項、PCT國際專利12項,榮獲國家發明金獎14項、國際發明金獎6項,于2007年和2016年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秦世俊,在10多年的時間里完成了20多年的工作量,近3年來改進40多種零件加工方法,自制夾具50多種,更新150多條程序,并實現技術創新、小改小革357項,創造經濟效益338萬元,申報國家專利8項。
這一切都離不開每位勞動者自身的艱苦奮斗、對工匠精神的追求。胡萍介紹說,時裝技術項目有5個模塊,立裁、設計、制版、制作、手工裝飾,這在企業中通常由一個團隊完成,但比賽中需要選手獨自一人完成。“這就要求我們準備大量的備戰方案,在近一年的備戰期,我們每天早上六七點到基地,晚上最早10點離開,訓練強度非常大。” 胡萍說。
王軍用了8年時間,白天工作、晚上到同濟大學讀夜大,最多的時候拿到了8個崗位證書。
趙郁近30年間始終工作在生產一線。“裝調工作,是確保汽車品質的一大核心,即使是0.1毫米的誤差,也會為駕乘安全埋下巨大隱患。”趙郁說。秉承師傅“不做則已,做則至全”的教誨,趙郁勤奮刻苦,在實踐中練就了汽車綜合檢測與診斷、電器故障分析與排除等方面嫻熟的“聽聲辨病”維修絕技。
秦世俊表示,自己用17年時間從一名普通的技校畢業生成長為集團首席技能專家,靠的是對工作癡迷的熱愛及對工匠精神的傳承。“新時代的工匠精神需要我們新一輩的航空人傳承和發揚,我將努力成為工匠精神的傳承者,為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奉獻產業工人的一份力量。” 秦世俊說。
崗位工人也能像科學家一樣實現創新
2009年,寶武鋼鐵集團引進了國外的超高強支撐輥核心裝備技術。然而,技術引進后,每個月都會出現一次碎輥,最多的一次碎了12個。怎么辦?王軍決心攻克這一難題。“從出現第一個碎片,我就開始研究它的鏡像組織,以期找到癥結在哪里。”王軍說,最后他發現問題出在了冷卻速度上。癥結找到了,王軍拿出了解決方案。技術應用后,設備連續一年零四個月沒有出現碎輥,使用壽命延長了5倍。“我們雖然是產業工人,但也能像科學家一樣工作,創造性地勞動,實現崗位創新。”王軍說。
秦世俊也是崗位創新能手,主要從事旋翼機、定翼機的旋翼部件、起落架關鍵件重要件和大尺寸、高難度零部件的生產制造。秦世俊回憶:初入職場的時候,遇上了直9機起落架外筒腹板加工的難題。“直9機是中航工業研制的重要精品機型,外筒是起落架的關鍵件,由于零件的數模和鍛造的外形差異過大,不能使用數字化完全加工,常年需要手動加工,效率低、質量不穩定、勞動強度大。”秦世俊說,憑著初生牛犢的勁頭,自己嘗試編程來實現數字化一體化加工。
然而,一次次的改進、一次次的實驗都失敗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受到了逆向思維的啟發,利用數控加工的反向推理原則,采取了采集點位、編輯程序、繪制加工路線,最后生成數模的方法。”秦世俊說,沒想到一次性實驗成功,生產效率提高了8倍,零件的一次交檢合格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