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影视国产永精品亚洲精品,成本人视频3d动漫免费无码,免费精品视频网在线,av免费看网站在线观看

傳遞中國價值
 

道載武夷 茶和天下 理行世界——“一帶一路”與武夷茶文化傳承和傳播論壇側記(   / 5 )

發布時間:2018-06-05 12:00:00  |  來源:東南網  |  作者:吳婧怡 張巧娟  |  責任編輯:戚易斌
分享:

朱子故里 茶和天下

朱熹,中國古代歷史上繼孔子之后,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16世紀開始,朱子理學傳到歐洲,對歐洲啟蒙運動和現代化亦發生作用,理學成為東亞文明的體現,成為世界性的學說,當代西方學者稱其為“后孔子主義”。

姚進生在致辭中說,今年恰逢南宋理學家、教育家朱子誕辰888周年,我們在朱子學發祥地——武夷山相聚一堂。武夷山是享有很高榮譽的文化名山,既是朱子理學文化名山,也是武夷茶文化名山。朱子長期生活在武夷山下,對武夷茶情有獨鐘,直接深受飲茶風尚的影響。他不僅品茶、論茶,還親歷種茶、制茶,親自煮茶、宴茶,觀摩斗茶,詠茶作詩,樂在其中,并從武夷茶中領悟與獲取了許多理學思想與文學靈感。朱子品茶,引茶入詩,借茶說理,內容豐富多彩,閃爍著哲人的思想光輝。而朱子龐大的理學思想體系,又潛在影響到茶文化的建設。朱子對建茶(武夷茶)評價很高,說“建茶如‘中庸之為德’,江茶如伯夷叔齊”,這就道出了建茶經過特殊工序制作,具有不偏不倚、無過與無不及的特點。正因為武夷茶的溫和大度,才適合大眾日常消費,贏得廣大消費群體的信賴,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朱清在發言中說,朱熹在武夷“以茶交友”的情景于史料遺存中有著豐富詳實的記錄,其中包括他的著述、語錄和詩詞等,以及相關民間傳說。宋盛行“客至設茶”之禮,朱子學說中多有專論“茶禮”與“和合”關系。“和”之前提是禮,禮行則“和”,便“各得其分”,得“至和”之理。朱熹認為茶禮儉樸、不虛華,表謙遜、明倫理,是“和”的心性已發。朱熹以品武夷茶有“先苦后甜”的意味,比擬“中庸之德”;以茶窮理、深入淺出地品茗論道,從中感悟“理面后和”的大道理。后人編撰的《朱子語類》、《朱熹詩選》等著述中多有記述朱熹解釋茶為和、茶為善的箴言。朱熹創作的詠茶詩甚多,其名篇如《武夷精舍雜詠》之《茶灶》,詩曰:“仙翁遺灶石,宛在水中央。飲罷方舟去,茶煙裊細香”。該詩灑脫超然,膾炙人口,引發各方名士附和唱詠。《崇安縣志》記載:“文公祠(武夷精舍)在九曲溪之五曲溪畔,清康熙時,春間置茶焙于此。舊有文公手植茶一本,名日文公茶,又名臭葉香茶,香逾他樹舊列為武夷名叢之一。”即是說朱熹創辦武夷精舍期間,在武夷五曲溪畔親手栽下一株茶樹,其香氣芬芳,曾被評為武夷名樹。這些史跡也展現了朱子對“武夷山水茶”之美譽的莫大貢獻。

陳國代在演講中,表示朱熹是知識廣博的理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文集》與《朱子語類》中散在文字涉及茶葉種植、加工、交易與消費諸多環節,與農工商等行業關系密切。而朱熹把喝茶與吃飯并提,關心茶事與茶政,內容豐富,值得探討。

<  1  2  3  4  5  >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