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10月7日電 (記者 許雄)山西省平遙縣一個名叫北營村的村莊,時值金秋,田間一望無際的玉米正在加速成熟,村內的巷子里停著各式新款的小汽車。這里就是英烈冀云程的故鄉。
冀云程,原名冀步青,1910年出生于山西平遙縣。1927年考入北平中國大學。大學期間,他開始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和黨的刊物,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反帝大同盟”等黨的外圍組織。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3年5月,冀云程受黨指派在共產黨員吉鴻昌領導的抗日同盟軍中做政治工作。6月,隨同盟軍主力北上抗擊日寇,在部隊中進行抗日宣傳鼓動,并參加了收復多倫的戰斗。抗日同盟軍失敗后,回到太原,負責革命互濟會工作,掩護和營救地下黨同志和愛國進步青年,恢復和重建地下黨組織。
中共山西工委改組后,冀云程按照黨組織的指示和要求,與其他黨員一起打入閻錫山的“中國青年救國團”和“建設救國社”,利用公開身份開展工作。他還推動太原國民師范學校的校長在太原創辦了《鄉村小學教育周刊》,并擔任該刊主編,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動員民眾投身抗日斗爭。
1936年2月,中共中央為推動全面抗戰,決定長征到達陜北的紅一方面軍以中國人民抗日先鋒軍的名義進行東征,東渡黃河進入山西,挺進抗日前線。山西地方軍閥閻錫山十分恐慌,發布反共法令,懸賞緝拿共產黨員,太原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冀云程臨危不懼,把朱寶善、賴若愚等地下黨組織的負責同志轉移出城,自己堅守崗位。
1936年3月3日,冀云程不幸被捕,被關押在太原警備司令部軍法處。敵人先用高官厚祿引誘他,眼見無效又對他施以各種酷刑,但他始終堅貞不屈,同敵人的法西斯暴行進行了堅決斗爭,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強的意志品質。
3月26日,反動軍警將他押往太原大南門外刑場。赴刑場途中,冀云程面無懼色,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漢奸、賣國賊!”“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冀云程英勇就義時年僅26歲。
“革命戰爭年代,以冀云程為代表的北營村人積極投身革命,威武不屈,富貴不淫,出了多位烈士。新中國成立后北營村是交公糧的先進村。改革開放后村民在黨組織的帶領下,不等不靠,自主經商致富。我們有一種信念,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對不起先烈的付出;如果我們不能把先烈的精神繼承、發揚好,就對不起先烈流的血。”村黨支部原書記王秉福說,“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更多的后生們永遠記住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