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0歲的藍曉強住在山東青島市市南區的一個安靜的花園小區內,退休前是青島市總工會的一名宣傳干部。談起青島改革開放40年來的變化,他如數家珍:“改革開放40年,青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7年,青島實現生產總值超1萬億元,GDP增長是改革開放前的286.2倍!這是一個多么大的飛躍啊!”
青島為什么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關鍵就是青島能在創新中不斷實現新突破。
改革開放之初,30歲的藍曉強正當人生好時候,他每天都深入工廠工地采訪,親眼看到,切身感受到青島市一天天的變化。
藍曉強對兩件事印象較深,而這也是對青島產生較大影響的兩件大事:一是1992年青島拿出市區最好的地段向國內外拍賣和轉讓,提出城市建設要向東部發展,城建要打翻身仗;二就是張瑞敏掄鐵錘砸冰箱事件。
1992年5月3日,青島市政府發布《關于加快市區東部開發建設的決定》,全面概括了市區東部開發建設的范圍和目標、資金籌集方式和優惠政策、組織實施方式等內容,從此吹響東部開發的“號角”,也為此后的東部開發定下了政策基調,奠定了現在青島市的大格局。
中國人民大學城市規劃與管理系副教授李東泉對青島城市規劃與城市發展做過專門研究,她說,通過政府的搬遷來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這在當時國內較大城市中是第一個。青島跳出老城建新城的做法不僅避免了對歷史老城區的破壞,也有力地引領了新城區的快速發展,減少了浪費,引領了中國城市發展的新模式,可以說為當年中國城市建設提供了一個新路徑。
除了在城市發展上不斷開拓創新,在知名品牌產品的推廣上,青島市也是一直“新”意不斷。
青島的工業基礎較好,輕紡工業有著“上青天”的美譽,還有港口優勢,但與其他城市相比,青島的水、電、煤、礦產等資源相對缺乏,經濟總量和競爭力都居中游。
在當時的情況下,青島市政府下發了《關于開展日用工業產品爭創“青島金花”活動的通知》,評選首次采用專家評審與市民投票相結合的方式。青島牌特制鈣奶餅干、即墨老酒、海爾電冰箱、青島牌照相機、金鹿-海德曼自行車等11種產品,都是在1989年首次選出的“青島金花”產品。
從1990年開始,“青島金花”創評活動開始推廣到全市工業系統。1992年,單一型號的“金花”產品被擴展到金花系列產品。全市先后舉辦了4次較大規模的“創金花”展評展銷活動,組織240個企業的2300種產品參展,到1993年,共認定金花產品31個。
“青島金花”的評選,開辟了富有青島特色的品牌發展之路,提升了青島工業的檔次和水平,享譽國內外的青島“五朵金花”——海爾、海信、青啤、雙星、澳柯瑪就是通過這一活動涌現出來的知名品牌,這也進一步促進了青島產品在國家級評獎中的獲獎率。
1991年,琴島-利勃海爾牌電冰箱與青島啤酒、茅臺等同時獲得首批“中國馳名商標”稱號。第一批中國名牌共10個,青島占了4個;第一批全國質量獎共5個,青島占了3個。而張瑞敏揮鐵錘砸次品冰箱的舉動,對于青島整個家電企業品牌的提升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這些年,青島市在諸多方面都創新不斷,尤其是結合當地海洋資源優勢,不斷突出自身的海洋教育科技特色。
2017年,青島市提出“三帶一軸、三灣三城、組團式”,構建覆蓋全域、面向未來城市群主體形態的全新城市空間戰略,以膠州灣群為依托打造中心城區、以靈山灣群為依托打造西部灣城、以鰲山灣群為依托打造東部灣城,構筑海灣型城市新格局。其中,東部灣區是以鰲山灣群為依托打造東部灣城,建設世界知名、以海洋教育科技為特色的“中國藍谷”。
近年來,“藍谷”在各項領域不斷突破,目前已成功集聚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等17家“國字號”科研機構,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等一批高等院校在“藍谷”設立校區或研究院,超過250家科技型企業接連入駐。累計簽約引進國內外知名院士108名;年底實現30個以上院士項目落地,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元的青島院士港更是“奪人眼球”。李滄區在一片爛尾樓上建起了國內第一個院士港,院士港的“國際性、頂尖性、中堅性、市場性”,使院士等高端人才引進渠道進一步鞏固和拓寬,使青島市高端人才結構和創新環境進一步改善。
今年,在青島舉行的上合峰會,更是給青島增了彩,也為青島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用藍曉強的話說:“青島一定會在新的起點取得新的輝煌,在創新的大潮中實現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