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影视国产永精品亚洲精品,成本人视频3d动漫免费无码,免费精品视频网在线,av免费看网站在线观看

中國網新聞中心

40年家與國丨崔協貴家庭“學子滿門”背后

發布時間:2018-10-20 11:43:28  |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作者:茹希佳

處暑剛過,早晚天氣已漸涼爽,江蘇省海門市悅來鎮永平村的崔協貴、陳茂英夫妻倆還保留著一貫的勤儉持家風范,一早起床便擺弄起家里的幾分田。田里的青菜、蘿卜、白菜長勢喜人,“當了一輩子農民,就是離不開這個田。”77歲的崔協貴爽朗地笑著說,“兒子女兒都要接我到城里住,但我還是愛在農村,屋旁有田。子女們孝順,給我砌起了這四層小洋樓,我們老兩口活得很幸福。” 

崔協貴全家合影。

40 年彈指一揮間,40 年滄桑巨變。正如崔協貴所言,夫妻倆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陳茂英清晰地記得:“當年,我們夫妻倆每天騎輛獨輪車,帶著干糧,跑到幾十里外的蕩里種地,后來連生了4個小孩,生活更加吃緊,靠生產隊一天幾個工分,只夠口糧,手里沒錢,供孩子們上學的錢都不夠。” 

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可夫妻倆認為,再窮不能窮孩子的教育,他們在家附近搭了幾間簡易豬棚,養了幾頭老母豬、三四只山羊,靠下小崽賣錢來貼補家用。女兒崔蘭平對當年的日子記憶猶新:“我們兄弟姐妹放學回家后都有各自的任務,割羊草、煮豬食、燒夜飯、掃地,忙完家務才開始做作業。”那時候,大哥崔維成最怕春天,“因為一過冬,糧食就不夠吃,有一次家里斷糧了,鄉親們給我們送來幾個山芋,這才解了燃眉之急。”小弟崔維平則最盼望過年,“只有過年時才有新衣穿,才能吃上一頓米飯加紅燒肉。”崔維成說:“父母總是說自己吃飽了,笑著把飯推到我們面前,其實,我知道,家里口糧根本不夠吃。” 

崔協貴家的住房新舊對比圖(下圖為舊宅)。 

1978年恢復中考,作為崔家的長子,崔維成暗暗在心中給自己定了三個目標:一是考上海門中學;二是考上大學;三是當一名科學家。就在那一年,他如愿考入海門中學,實現了人生的第一個目標。“每學期開學,父親都騎著自行車帶著我,把我送到35 公里外的校門口。 

高中時,我勤奮苦讀,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1981年,崔維成順利考上了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固體力學專業,實現了第二個目標。在他的帶動下,1985年,老二崔維兵也考上了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后,我進入航天設計院從事建筑設計工作,20世紀末轉入航天工業總公司航天科工集團工作,負責整個集團的經營計劃制定和運行數據分析等工作。”崔維兵說。

“小時候,我就對浩瀚的夜空有著無盡的遐想和濃厚的興趣,后來能直接參與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基礎設施工程的規劃和建設,親身經歷多次導彈試射現場,我感到無比自豪。”崔維兵坦言,從2003年神舟一號飛船升空到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成功,作為提供配套項目的一名技術管理人員,他參與和見證了我國航天事業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舉世矚目的成就。 

而在崔維兵心中,最為崇拜的偶像是大哥崔維成,“從清華畢業后,他在英國求學多年,學業有成,雖然導師竭力挽留,他還是毅然放棄國外良好的科研條件和優厚的生活待遇,選擇回來報效祖國。” 

維成手寫家國寄語。 

2002年,科技部將深海載人潛水研制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計劃)重大專項,啟動了“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的自主設計和研制工作,崔維成所在的中船重工702所承擔總體設計和集成的任務。從2009年至2012年,“蛟龍號”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的成功。“蛟龍號”首次開赴中國南海進行海試時,卻遇上“莫拉克”臺風,“當時船在海面上顛簸得厲害,我們兩位準備下海的船員出現了很嚴重的暈船癥狀,他們沒有向我做出口頭申請,我們遇到了無人可派下潛的情況。”緊急關頭,作為“蛟龍號”第一副總設計師,崔維成主動提出了下潛申請,“在甲板上進行了兩個小時的逃生培訓后,和另外一名海試顧問丁康一起,分頭帶兩名船員依次下潛”。 

沒有任何下潛經驗的崔維成竟成了“蛟龍號”下潛的第一人,他帶領的團隊也圓滿完成了中國首次7000米深的海洋探測。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崔維成“載人深潛英雄”稱號。但是,崔維成探索的腳步并未停歇,“目前,我擔任中國首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彩虹魚’號總設計師,向11000米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極限深淵發起挑戰,我相信,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第一個研制出萬米級全海深作業型潛水器的國家。” 

 

崔協貴、陳茂英夫婦和他們的四個子女。 

看著哥哥們取得的非凡成就,崔蘭平、崔維平喜在心中,“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姐弟倆也趕上了好時候,在蘇州經營一家印染企業,生意紅紅火火,家庭和諧美滿。”崔維平說,“父母在老家住習慣了,不愿意跟我們去城里住,我一有時間就回家陪陪父母,為他們做可口的飯菜,帶他們旅游散心。” 

崔協貴70歲生日時,4個子女決定為父親辦一場聲勢浩大的生日宴會,這一提議卻遭到了父母的堅決反對,“有這個錢不如拿出來花在村民身上,造福全村人。”4個孩子立馬會意,一合計下來:崔氏三兄弟拿出8萬元,委托村里修了一條近500米的水泥路,又匯給村里10萬元用于道路建設,崔蘭平和丈夫拿出了40萬元積蓄為鄰村修了一條2公里長的水泥路。 

愛的傳承、德的傳遞,優良家風在這個普通家庭中代代相傳。崔家的孫輩們也都學有所成,27歲的大孫女是香港大學的博士生,大孫子是國際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另外兩個孫子一個在知名學府念大學,另一個在蘇州也事業有成,他們的心中都秉承著崔家的家訓:讀書不僅為自己和小家讀,更要為國家和社會做有用的事。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栗衛斌
分享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