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南京舉行的智慧交通博覽會上,觀眾在參觀城市智能交通演示及測試平臺。 新華社發
智能社會還沒有真正到來,但是我們已經站在了門口。
有了交通大數據,交管部門就能夠協同計算區域所有車道的流量數據,形成該區域各個路口的信號燈配時方案,算出該讓誰先走,實現整個區域的交通流量最大化。
一桌豐盛的佳肴,用手機掃一掃,就能掌握食材溯源的信息;一個繁忙的路口,信號燈可以實時調節等候時間,合理疏導人車流量;一所大型醫院,通過遠程診療,讓千里之外的病人免去奔波之苦……這些不是科幻電影里的橋段,而是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在數字化、智能化趨勢之下帶來的全新應用場景。這些在前不久舉行的2018華為全聯接大會上展示的智能新科技,讓人眼界大開。
土地會“說話”,鹽堿地也能產高品質大米
“氣溫13攝氏度、相對濕度64%、日照13小時、土壤pH值7.8……”在青島一片鹽堿地的地頭立一根桿,桿上集成了一座搭載通信模塊的現代化“小型氣象站”,地表和地下部署著各種傳感器,監測農作物生長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光照、土壤pH值等信息。通過窄帶物聯網技術即時傳送至大數據中心,再經過人工智能和專家診斷,就可以實現精準施肥用藥、土壤質量監測、病蟲害防治以及自動測產,讓鹽堿地上也能生長出高品質的大米。
這是華為公司在青島建立的農業物聯網全球聯合創新中心的“耕作”場景。信息技術讓農業這個傳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從過去的靠天吃飯到機械化自動化作業,再到如今的智能化管理,農業物聯網正在改變著農業的生產和經營方式,“土壤數字化”讓生產效率獲得了提升。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基于信息傳感設備,采集物體或過程信息,通過物與物、物與人的網絡連接,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通俗地講,物聯網能通過傳感器實現物體的數字化,讓萬物“開口說話”。
從田間到餐桌,食材要經過預加工、檢疫檢驗、倉儲運輸、烹飪加工等環節。要讓整個流程可追溯,同樣離不開物聯網的應用。比如,當肉類進入冷鏈物流環節,物聯網不僅能夠對車輛實時定位,掌握食材的所在位置,還可以對食材狀態進行監控,確保其在運輸中能被妥善管理,并通過在線調度來優化配送,整個食品鏈條的上下游信息還可被隨時記錄和調取。
“各行各業都在加速數字化轉型,農業物聯網只是一個縮影。”華為公司董事徐文偉認為,“包括物聯網在內的信息和通信技術,未來都將成為數字化轉型的平臺,而推動這一進程,則有賴于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他認為,建立“連接”是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前提,只有建立了連接,才能產生數據,進而從終端、網絡和云端入手,來建立行業的智能生態。
“智能社會還沒有真正到來,但是我們已經站在了門口。”徐文偉說。現在借助物聯網技術,智慧農業、智慧畜牧業、智慧物流不僅豐富著我們的餐桌,也改變著更多人的工作和生活。相信隨著這些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在不久的將來,面對一桌佳肴,你只需拿出手機一掃,就能知道這些食材的全部信息,實現“種得省心”“吃得放心”。
信號燈會“思考”,智慧交通提升通行效率
“紅燈停、綠燈行”,交通信號燈的控制能有多難?其實,在人、車流量巨大的現代城市,信號燈是智能技術最復雜的應用場景之一。深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2000多萬人;道路里程數只有4640公里,機動車的保有量卻達到335萬輛。如何協調人、車、路的關系,離不開技術手段的支撐。今年6月,深圳交警開始在深圳龍崗區坂田街道的9個路口采用智能的交通信號燈控制策略,由過去的“車看燈”,變為現在的“燈看車”,平均車速提升了15%,為每個上班族節約了10分鐘。
一般來說,傳統的信號燈配時方案采用手工設置配時方案下發,往往不夠靈活,不能根據路面狀況適時調整方案。而基于時空引擎、融合卡口、浮動車等交通大數據,則能夠實時監控信號交叉口,精準識別道路上的車流量與人流量。同時,通過正反裝視頻提取車流的行車軌跡和轉向信息,充分掌握區域路況,為多路口多智能體的協作提供了有效的觀測數據基礎。
有了交通大數據,交管部門就能夠協同計算區域所有車道的流量數據,形成該區域各個路口的信號燈配時方案,算出該讓誰先走,實現整個區域的交通流量最大化,降低區域內車輛、行人在路口的等待時間,有效提升區域內的通行效率。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科技處處長李強介紹說:“過去我們讓一個工程師管30個路口,車輛越來越多,而人的腦力終歸是有限的。現在通過機器的實時監控,云端的調整配置,在科技‘治堵’方面確實取得了比較大的成效。”
如今,深圳市“城市交通大腦”已經落地。人工智能自動檢測違法通行行為的準確率達到95%;道路動態監控體系通過視頻云全面感知全城交通流量,每月采集過車數據約7億條;來自交通現場的數據經由大數據處理,可實現秒級響應,日處理圖片達1000萬張,違章圖片識別效率提升10倍……智能、高清、即時的“城市交通大腦”正讓深圳交通變得“耳聰目明”。
醫院在身邊,智慧醫療讓看病更加輕松快捷
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遠程醫療與醫療大數據聯合創新中心正在運轉。有了它,這家醫院不僅能與各省同級平臺的業務實現互聯互通,還能覆蓋河南全省500余家醫院,為它們提供遠程綜合會診、影像/心電專科診斷、醫療急救、重癥監護等醫療服務。過去河南信陽的危重病人往返鄭大一附院看病,路上要花費10個小時以上,如今只需幾十分鐘。
鄭大一附院采用的是醫療云數據中心的解決方案,一個省的遠程醫療平臺可與19個地市實現區域間數據互通。一張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的遠程醫療專網,不僅能極大地提升會診效率,還能為基層醫療單位提供遠程醫療教育,既提升了基層醫療水平,也免去患者的奔波之苦。
“專家是寶貴的資源,在醫療領域這一點尤為突出。”華為公司云企業智能產品部總經理賈永利說,得益于“智能+醫療”的發展,醫療資源不平衡的狀況將得到改善。比如,借助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醫學影像識別將得到進一步細化,輔助醫生做出精確診斷。“我們在研究中發現,通過人工智能輔助病理醫生‘看片子’,不僅可能而且可行。”
賈永利介紹,目前在宮頸癌檢測項目中,人工智能技術檢測的敏感度超過99%,特異度也達到了80%以上,在保證檢測準確的情況下實現快速篩查,為病理醫生節省大量時間。
未來,得益于“智能+醫療”的發展,看病有望變得更加輕松快捷。基因預測可發現健康人的基因缺陷,盡早提示健康風險,有助于防病于未然;智能診療通過醫療大數據建立病癥模型,幫助醫生迅速診斷病情,防止誤診;可口服的納米級智能手術機器人,將自由進出人體,針對非正常細胞進行精準無創手術;人工智能家庭醫生作為補充,將負責解決常見病的治療和慢性病的護理。
“新技術觸發的產業變革,將涉及更多行業,也將顯著改變我們的生產和生活。”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說:“我們剛剛經過了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的局部探索階段,目前正處于第二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從技術視角看,技術日趨完善,同時又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從應用視角看,其應用日漸廣泛,價值持續得以確認,但政策環境、管理流程、人員組織還相對滯后,需要加快調整、應變。”
“當然,人工智能也不是萬能的。”徐直軍說,“我們應充分聚焦人工智能創造價值的領域,因為選擇正確的問題比尋找新奇的方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