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影视国产永精品亚洲精品,成本人视频3d动漫免费无码,免费精品视频网在线,av免费看网站在线观看

中國網首頁新聞時政高層人事社會國際軍事獨家圖片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三一重工:從“小城小廠”到“世界泵王”

發布時間:2018-11-28 07:25:25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白田田

11月24日,工人在三一重工18號廠房組裝壓路機。新華社記者 張笑宇 攝

新華社長沙11月27日電(記者白田田)湖南省長沙市經開區,晚上,三一重工連片大型廠房依舊燈火通明。企業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全國各地三一機械設備的開工運行數據——“挖掘機指數”不停跳動著。

今年前三季度,三一重工實現營業收入410.8億元,同比增長45.9%,凈利潤48.8億元,同比增長170.9%。被看作中國經濟晴雨表的“挖掘機指數”也在高位增長。這些數據,描繪出三一重工由“小城小廠”成為“世界泵王”的發展軌跡。

產業報國,踏著時代步點

三一重工最獨特的精神氣質是什么?其總裁向文波回答:“產業報國的情懷。”

時間拉回至1986年。距長沙100多公里的縣級市漣源,梁穩根、唐修國、袁金華、毛中吾4個年輕人,懷抱著創業夢想,放棄國企“鐵飯碗”,拿著從親戚朋友那里湊來的6萬塊錢,在茅塘鎮道童村創辦了一家焊接材料廠。

老員工回憶,創業之初,梁穩根對他們說,要做中國企業改革的試驗田,要走出中國、走向世界。當時,很多人覺得是天方夜譚。

機會給了有夢想的人。幾年后,漣源焊接廠產值突破億元大關,成為當地最大的民營企業,并于1989年正式取名為“三一”,含義是“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

上世紀90年代初,三一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的“春江水暖”,提出“雙進”戰略:進入中心城市、進入大行業。1994年,三一重工落戶長沙,開始了工程機械設備的研發與制造。

向文波認為,三一重工成功,是因為趕上了中國三大紅利:人口紅利——制造業具有勞動力成本優勢;市場紅利——城鎮化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需求;政策紅利——改革開放政策為民營企業創造了生存空間。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三一由一家地方小廠,發展為排名世界前十的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其從起步研發混凝土泵車,到成為有著“世界泵王”之稱的全球最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僅用了13年;三一挖掘機從國內市場0.5%的占有率,到銷量排名第一,超過卡特彼勒、小松等國際巨頭,只用了6年。

這是11月24日拍攝的三一重卡。新華社記者 張笑宇 攝

敢為人先,堅持自主創新

三一重工智能制造車間“18號廠房”外的展廳,陳列著一臺機身斑駁的37米混凝土泵車。它生產于1998年,是國內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長臂架泵車。

在此之前,市場上90%的長臂架泵車都是“洋品牌”,關鍵零部件更是被“卡脖子”。比如,拖泵“心臟”集流閥組的制造技術一直為國外企業掌握,且筑起了技術門檻;泵車臂架所需的高強度鋼,只能從歐洲一家公司進口。

“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是買不來的。”三一重工技術創新帶頭人易小剛說,三一從一開始就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為了突破高強度鋼的瓶頸,三一研發團隊潛心攻關,從鋼材配方到加工工藝,歷經兩年時間上萬組試驗,終于成功。如今,三一中源新材料公司生產的鋼材基板經特殊處理,強度最高可達1800兆帕,成本相較進口降低了60%。

記者在三一走訪,深切感受到濃厚的“創新文化”。三一重工消防裝備研究所所長陳添明介紹,三一人從來不說兩句話:“行業都是這樣的,所以也要這么做”;“國外還沒這么做,所以不能這樣做”。常說的兩句話是:“學習,但不模仿”;“寬容失誤,但不許重犯”。

目前,三一重工技術研發人員超過2000人,研發投入約占銷售收入的5%。截至今年6月,累計申請專利12070項,授權8751項,均位居行業第一。

持續不斷的創新,三一重工誕生了世界最長鋼制臂架86米泵車、“神州第一挖”200噸液壓挖掘機、“全球第一吊”3600噸履帶起重機、亞洲首臺千噸級全地面起重機……

11月24日,工人在三一重工18號廠房組裝泵車臂架。新華社記者 張笑宇 攝

實現“裂變”,貢獻世界級品牌

三一重工也遭遇過低谷、瓶頸,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他們不斷“打破邊界”,最終實現“裂變”。

今年,三一重卡誕生,全部線上銷售,不需要代理商。3月,首批500臺三一重卡53秒售罄;6月,第二批500臺46秒售罄,創造了重卡行業互聯網銷售的紀錄。

記者了解,當下,三一從高管到普通員工,都在如饑似渴地學習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知識。

“互聯網戰略”被確立為三一第一大戰略,“一切數字業務化,一切業務數字化”理念深入人心。由三一重工孵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了45萬臺設備,其中工程機械設備30萬臺,服務的細分行業超過60個。平臺上大數據,為產品的智能化設計、制造、銷售和服務“賦能”。

打破商業邊界的同時,三一還在不斷突破市場邊界,由“單一國內市場”向“國際化”轉型。2012年,三一重工收購全球混凝土機械老牌巨頭——俗稱“大象”的德國普茨邁斯特,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標志性事件。

目前,三一重工擁有5個海外研發制造基地、180家海外代理商,業務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三一重工實現國際銷售收入116億元,占企業營收的比重約為30%。

向文波說,未來的三一要與世界“共舞”。他們的愿景是,海外營收占比達到50%,為中國貢獻一個世界級品牌。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李高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