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影视国产永精品亚洲精品,成本人视频3d动漫免费无码,免费精品视频网在线,av免费看网站在线观看

中國網首頁新聞時政高層人事社會國際軍事獨家圖片
中國網新聞中心

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中榜上有名的群體講述親歷——“我們的幸福寫在臉上”

發布時間:2018-11-29 09:40:58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葉 子

  制圖:潘旭濤

11月下旬,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已是大雪漫天,道路結冰。沒有特殊需求,居住在這里的村民們就不會外出了。而若爾蓋縣求吉鄉下黃寨的村支部書記供產,卻義無反顧、無比憧憬地出發了。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北京。帶著鄉親們的囑托,他要去國家博物館參觀“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截至11月27日,這個展覽的現場參觀人數已超過56萬人次。在如此熱情的觀眾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故事就呈現在國家博物館的展板上。像供產一樣,他們是看展覽的觀眾,也是展覽中的人物,更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見證者。他們從全國各地來到北京,看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故事,也講述自己的改革開放故事。

四川藏族群眾:

高清電視連通了我們和世界

“我們看《新聞聯播》知道了這個展覽,沒想到我們的照片會出現在展覽里,我們特別開心。臨走前,我80多歲的老母親含著眼淚握著我的手,囑咐我,一定要到北京去,向黨和政府報告,把我們的幸福生活告訴大家。”在國家博物館見到供產,他穿著一身藏族服裝,黝黑的臉上掛著明亮的笑容,熱情地給記者講述他家鄉的新變化。

這個新變化,就呈現在第五展區“大國氣象”的一張照片里。照片顯示的是光纖網絡進村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的藏族群眾在家收看高清IPTV節目。畫面上,一位老者和一位女子正坐在家中的沙發上看電視,老人手里拿著遙控器,正在選擇節目。從電視屏幕可以看出,有熱劇、動漫、紀實、NBA、英超等多種選擇,兩人都笑得很開心。

照片定格的這一幸福瞬間,如今在若爾蓋縣變得稀松平常了。圍坐在客廳觀看電視成為家家戶戶的普通一景,以至供產都快忘了以前的日子。

1998年,他買了村子里第一臺也是唯一的一臺電視機。供產記得,那是一臺長虹牌黑白電視機,從成都背回來。那時候,看電視是件珍貴的事,每天只在晚飯后的特定時段有信號,而且是轉播,大家便只能看紀錄片、故事片。到了2000年,供產才換上彩色電視,可以看四川臺、中央臺。

如今,光纖入戶,家家戶戶都有了高清電視,節目內容也豐富起來。新聞信息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老人們想看的藏語頻道有了,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也有了。前一陣子,上海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大家都通過電視了解了很多,而且發自內心的高興,對于生活在中國感到驕傲。

56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改革開放40年來,藏族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電視這個小小的轉變背后,是通水、通路、通電、通手機(電話)、通廣播電視的“五通”工程。隨之而來的還有網絡。現在,村里的人們坐在家門口就能網購,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購物節他們有參與;通過在線教育,鄉鎮中心小學上學的孩子們可以享受成都最好的師資;年輕人還在網上做起了生意,賣蟲草、牛肉干,生意紅火。

來北京時,供產一行乘汽車、坐飛機,一路上花了3天時間。雖然旅途疲憊,現在供產卻著急趕回家,把他在北京的見聞告訴父老鄉親們。他告訴記者:“看看就知道了,我們的幸福寫在臉上。”

云南山區群眾:

我們用上潔凈衛生的自來水了

展覽上,一組對比鮮明的3張照片引人注意。一張是大家圍在一個小水塘邊舀水,一張是挑水的隊伍在山間小路上列隊前行,還有一張則是人們在家門口用自來水管里放出的水清洗蔬菜。

這三張照片,是云南省紅河州瀘西縣群眾改革開放以來生活變化的縮影。而這個變化,瀘西縣三塘鄉連城村的張樹華親身經歷,頗有感慨。

連城村是云南省紅河州瀘西縣三塘鄉的一個自然村,處于山區,山高坡陡,峽谷縱橫,水資源匱乏。100多年來,這里的人們都要到五六公里外的一個水塘去挑水吃。由于山路蜿蜒,路程又遠,靠人挑馬駝,來回一趟5個小時也就能運回來4桶100公斤的水。為了節約,村民們連“洗過腳的水也不敢倒掉,要留著喂牲口。”水塘里的水,是雨天自然積水。據張樹華回憶,“水比較渾,味道多少有點泥土味。”村民們也不懂處理,只是放在水缸里沉淀一下就使用了。

2014年,政府幫每戶人家建了一個20立方的家庭地窖,也幫忙消毒,終結了挑水吃的日子。2017年,自來水通到了家家戶戶,而且免費。“現在自來水管一打開就有水了,是真正衛生干凈安全的水。”張樹華的話里透著興奮,“以前從地里干活回來,一身泥土汗水,也沒法洗澡,現在呢,天天都可以先洗澡再吃飯。”

人的生活離不開水,產業發展同樣離不開水。原本,三塘鄉大部分耕地屬雨養農業,只能種些土豆、蕎麥、玉米,靠天吃飯,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現在有了水,灌溉問題迎刃而解,還能種植蔬菜、水果、中草藥等附加值更高的農作物,百姓收入成倍增長。

如今,張樹華夫妻二人有21畝地,土豆、玉米、水果、中草藥都種上了。他還準備擴大經營,再承包五六畝地,多種些時間短、收益快的蔬菜。“黨的政策好,現在只要肯干活就有收入。”張樹華笑著說。

水,是生命之源。農村飲水安全和鞏固提升工程的實施,徹底改變了過去中國許多地方農村居民遠距離背水運水的歷史。2005年以來,全國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解決了5.2億農村居民和4700多萬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由此也帶動許多地區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對于未來的生活,張樹華充滿了希望:“現在我們村人均收入超過6000元,即將要組織脫貧驗收,下一次公布脫貧村,應該就會有我的家鄉了。”

庫布其治沙人:

好日子是奮斗出來的

在“歷史巨變”主題展廳,一則名為《中國經濟閃耀東方》的主題片循環播放。其中有一幅畫面,是在一座種滿綠色植被的高高沙丘上,鑲嵌著由綠色植物組成的“綠色中國夢”5個大字,耀眼奪目。這處地標性景觀,位于內蒙古庫布其沙漠之中。家住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獨貴塔拉鎮的高毛虎,正是栽下這處景觀的一員。

回憶起當年的沙塵暴,高毛虎還心有余悸。“每年春上3到5月沙塵暴頻繁,一刮風就是沙塵暴來了,人完全沒法出門,戴啥都不頂事。沙子打得臉疼,眼睛也睜不開,如果在漫天黃沙里迷失了方向更會有生命危險。”

沙塵暴影響種植、放牧、出行,脆弱的生態環境更和貧窮形成了惡性循環。從2000年開始,高毛虎跟著億利集團去種樹治沙。工資每天結算,一穴沙柳掙2毛,一棵楊樹掙8毛,手快點每天能領30元工錢,在當時算是難得的好工作。就這樣,高毛虎在庫布其沙漠種樹已堅持近20年。

從最初的鐵鍬挖坑種樹,到后來發展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水氣植樹法”“甘草平移法”“無人機植樹法”等,一代又一代堅守在庫布其沙漠的治沙人走過了在野外睡帳篷的日子,走過了白天種樹晚上澆水的日子,他們把每一棵樹苗從春上管護到第二年春上,確保其可以存活、生長。30年如一日的堅持,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庫布其6000平方公里的荒漠終于變為綠洲。

高毛虎說,如今的庫布其,已經有6年左右沒刮過沙塵暴了,刮風都是清風拂面。他當上了民工聯隊隊長,做了種樹帶頭人,還跟著億利集團,走出庫布其沙漠,將庫布其治沙經驗帶到更多地方。在內蒙古通遼科爾沁沙地、河北壩上、內蒙古阿拉善盟烏蘭布和沙漠、西藏山南等地,種植工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防沙治沙助力脫貧攻堅,這樣的“中國智慧”還得到了世界點贊。2014年,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區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范區”,2015年,“庫布其模式”被巴黎氣候大會標舉為“中國樣本”。“世界荒漠化治理看中國”成為國際共識。

高毛虎說:“這么多年種樹治沙,我心里挺樂,我覺得這份苦沒白受,汗水沒白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現在回頭看看我種過的樹,一片綠色,我覺得值。”在高毛虎看來,庫布其精神其實很簡單,就是堅守堅持加科技創新和不離不棄。他說:“好日子是奮斗出來的,幸福是干出來的。”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劉峻凌
分享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