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
路通歐亞的內蒙古滿洲里,改革開放40年,從一個邊境草原小鎮成為北方的“小深圳”。滿洲里,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中俄貿易的65%貿易量從這里進出,大批外國商人在此長期居住。
“先有鐵路,后有滿洲里”。1901年,自東清鐵路在此設下車站,滿洲里注定成為中國陸路通往歐亞大陸的橋頭堡。1992年,國務院將滿洲里、深圳等辟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從此滿洲里這座火車拉出來的城市,快速成長。1998年,滿洲里公路口岸開通;2005年,滿洲里國際機場開通。2010年,滿洲里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今年2月1日,商務部將滿洲里口岸確定為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地區之一。滿洲里口岸辦副主任李喜國說,2016年,滿洲里口岸推廣“單一窗口”通關模式,通過一個窗口辦理所有進出口業務,通關效率極大提升。
家住滿洲里的林春英說,改革開放以前,滿洲里“五條街四個廳,一個喇叭大家聽”。1992年3月,滿洲里成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后,滿洲里的生意人很快就感受到了開放為這座城市帶來的生機和活力。彼時,年輕的林春英憑借賣菜的經驗,干起了水果蔬菜批發生意,生意紅紅火火。
很早以前,滿洲里被蒙古人稱作“霍勒津布拉格”,意為“旺盛的泉水”,古老的名字言中了今日的繁華。在滿洲里,街邊的建筑明艷亮麗,每個商店招牌,都由中文、俄文、蒙文三種語言書寫,置身在這樣的街道上,每個人都能找到故鄉的印記,也有異國風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