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風云錄)香港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成就“新天地”
中新社上海12月13日電 題:香港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成就“新天地”
中新社記者 李鵬 許婧
“中國這40年走的路不簡單、不容易,我非常幸運有機會在內地實現自己的夢想。”香港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在上海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羅康瑞。 殷立勤 攝
羅康瑞在香港和內地工商界赫赫有名。1985年剛到上海,羅康瑞還聽不懂普通話。他回憶說,當時上海與香港差距很大,要用外匯券,馬路上汽車很少,只有一家錦江飯店可以接待外賓。但有能力、有理想、有干勁的上海青年給羅康瑞留下良好印象。同年,羅康瑞“大膽”投資上海,與上海團市委共同開發城市酒店,成為上海改革開放后第一家以中外合資方式建設的四星級國際商務酒店。
進入內地發展以來,羅康瑞一直將上海作為發展重點,他打造的上海太平橋項目成為了中國舊城改造的典范,太平橋項目中的上海新天地不但成為上海的地標,還被福布斯評為全球20大文化地標之一,是一個具有更廣外延和更深內涵的舞臺,也成為探索上海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窗口。
2001年,羅康瑞花費14億元人民幣,采用“城市社區”的整體規劃理念“修舊如舊”,把上海最古老、最典型的石庫門舊城區改造成集“住宅、辦公、零售、娛樂及文化”為一體的城市中心社區。考慮到這里是中共一大會址所在地,“一”加上“大”即為“天”,羅康瑞將這個項目命名為“上海新天地”。這個集聚了眾多國際化的畫廊、時裝店、餐館、咖啡館和酒吧的社區,現在已是蜚聲海內外的上海“城市會客廳”。
從開始無人理解他到底要做什么到如今“保護性改造”概念廣為人知,從“會客廳”到承載更多生態人文與創新內涵,羅康瑞的新天地在越來越多的內地城市“生根發芽”,成為其房地產事業的拐點。
除了新天地,羅康瑞在上海還有“創智天地”和“虹橋天地”。前者建起了上海唯一的“大學路”,將復旦大學和江灣體育場連接起來,拉近了大學與專業科技園區的空間距離,為上海的“雙創”拓展了空間;后者位于虹橋商務區內,是唯一直接連通虹橋交通樞紐的商業綜合體,如今已經成為了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商業中心。
羅康瑞。 殷立勤 攝
羅康瑞認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使上海有機會發展成比肩倫敦、紐約的金融中心。上海虹橋應定位為中國面向全球的國際商務區,未來會有大量的企業將總部移向上海,這些企業辦公樓需求估計會達到5000萬平方米。
“金融對商業最重要,長三角有十幾個城市,不是每個城市都能打造一個金融中心,虹橋是最好的支點。虹橋地區同江浙地理上連接,交通也最便捷,會成為未來非常重要的長三角CBD。”羅康瑞對此信心十足,“現在虹橋天地推著行李箱的人越來越多,我從這里看到上海的未來。”
2015年6月,羅康瑞成為香港貿發局第8任主席,并于2017年2月再度連任。他主張內地與香港互相尊重、加強合作,為促進香港與內地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做了不少工作。他表示,自己花了較多時間與精力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希望香港能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資平臺。
羅康瑞分析,如果說過去40年,中國是以“引進來”為主,接下去的40年或者100年,應該是以“走出去”為主。
“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是紐約、倫敦,我相信未來還會增加上海”,1999年獲頒“上海市榮譽市民”名銜的羅康瑞期待,上海可以在“一帶一路”建設這個偉大的構想中承擔更大的責任,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未來滬港之間也應該有更為緊密的合作,促進彼此融合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