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的中關村大街,是北京最集中的電子產品大賣場和集散地。張風 攝
1995年,電腦首次進入小學生課堂,孩子們正在操作電腦。 張風 攝
1991年12月16日晚報3版
1977年4月,DJS-050微型計算機問世,成為第一臺國產微型計算機。
彼時,計算機對于老百姓還是陌生的鐵盒子;而在40年后的今天,人人都在談“互聯網+”、人工智能。“電腦”這個詞匯的含義,更加寬泛與立體。
在過去的40年里,如果問什么技術最為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活,影響著城市的發展脈絡,計算機技術首當其沖。我們甚至可以說,電腦的40年發展史,也是人們生活的進化史。
講述人:陳建功 身份:著名作家
第一次“換筆” 作家教人“熱啟動”
電腦漸漸進入個人生活,始于上世紀90年代末。而一些作家,似乎更早地成為了電腦進入尋常百姓家的先行者。著名作家陳建功上世紀80年代末在一次聚會中,發現了 “新玩意兒”——一臺類似后來所謂“286”水準的電腦。電腦的主人,則是當時美國駐華大使洛德的夫人、美籍華裔作家包柏漪。
“見到電腦沒多久,我就聽說馬識途、徐遲他們用上了。”看著比自己大上二三十歲的作家都學會了電腦,陳建功決定自己也要用電腦寫作。可想要在市場上找到一臺電腦并不容易,滿街只能看到“中華學習機”。聽說中國實驗話劇院的編劇劉樹綱買了臺電腦,陳建功連夜趕到他家,在書房里擺弄了一宿。
“對作家來說,那時電腦可以把稿子改來改去,還能更便捷地分類整理保存作品,真是神奇得很。”陳建功回憶,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用電腦寫作的作家越來越多了。
及至1992年底,北京市便有了一場轟動全國的“作家換筆大會”,所謂“換筆”,說的就是用鍵盤鼠標代替傳統書寫。大會上,作家趙大年現身說法:“我的體會,用電腦創作,限制速度的是自己的頭腦,而不是手,更不是電腦……”
“換筆實際上展現了人們通過科技改變生活的意愿非常強烈。”換筆大會后,電腦寫作名聲大噪,六七千塊的價格都擋不住人們的熱情,陳建功回憶找他幫助選購電腦的朋友多了起來,“那時買一臺電腦并不容易,還需要找企業專門設計頁面、文體類別,還要上門安裝,甚至一步一步教給你如何操作。”
代買的多了,陳建功戲言自己因此成為了作家們的“擁躉”。時不時就有人給他半夜打來電話,“問我關機熱啟動按哪三個鍵之類的問題。”
換筆20年,陳建功至今感慨,電腦、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書寫方式,甚至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方式乃至生存方式。“文學的發展本來就和書寫、傳播方式息息相關。中國古代文學的簡潔,難道不是和甲骨、鐘鼎乃至竹簡的刊刻之難度有關嗎,當然那也成就了偉大的語言傳統和特質。隨著傳播方式的演變,中華語言也在不斷地演進中……網絡語言也是帶有時代特色的語言,是時代發展、開放進步的結果。”陳建功相信,科技發展終將給文學創作帶來福祉,“遠不只是書寫工具的革命。”
講述人:張戈 身份:企業管理者
第一波攢機 當年客戶如今創業
四號線中關村站一出來,迎面便是海龍、鼎好、科貿,對于諸多國人來說,這里是時代的縮影與精華,對于創業者而言,中關村便是那流淌著機遇與夢想的理想國。集中于此的萬千夢想之中,也有張戈的一份。
1999年6月,國務院要求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也正在此時,還是清華學生的張戈,成了一名創業者,與幾名同學一起成立了“小豬仔電腦俱樂部”。
“最火的時候,我們一天能攢六十多臺電腦,日盈利就上萬元。”上世紀末,即便是對于清華、北大學生,“電腦”也充滿著神秘色彩。背靠高校學生資源,深諳學生心理的張戈等人,把攢機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然而七八年過去,張戈發現中關村電子賣場的業態并沒有隨著時代升級,一張配置單,幾家柜臺比價,最終付款拼裝,一臺電腦利潤只剩兩三百元。
2009年,中關村西區業態調整,電子賣場、餐飲等被列為“不鼓勵發展業態”,取而代之的是鼓勵科技型和創意產業落戶。2011年6月,太平洋數碼電腦城關門停業,被視為電子賣場的歷史拐點,小豬仔電腦俱樂部也撤出市場。
“當年在我們這里攢機的大學生,許多成了青年教師和創業者,我們的客戶也開始轉型為企業客戶,主要服務于高校實驗室和創業公司。”公司樓下的標語從“打擊消費欺詐”、“凈化市場環境”換成了“創業、創新、智能”,張戈的身份也變成了北京泓葳博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與個人客戶不同,張戈如今售賣的是“整體方案”,產品也不限于個人電腦,還有平板、投影、服務器。“只要是客戶需要的,我們都要銷售。有時候我們還會針對客戶的需求,推薦新的產品。”
與此同時,城市新業態與中關村固有資源的融合,也給企業帶來了大量便利條件,“中關村匯聚了各種產品,可以隨時拿貨,高效物流能最快地將產品發到客戶手上。”在張戈看來,中關村的轉型給自己的企業帶來了危機,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大量創業公司的興起,給他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戶:“如今辦公室越來越小,企業越做越大。”
講述人:劉樂 身份:企業員工
第一次轉型 奔四碼農力拼“互聯網+”
在朋友眼中,劉樂多少有些拼命三郎的勁頭。已經“奔四”的他,還維持著“996”的工作狀態。
就在三年前,劉樂從傳統的互聯網公司,跳槽到了“互聯網+”的創業公司。身邊人大多不理解他的想法,原本的公司是業界知名的500強,薪酬待遇令人艷羨,職位也對得起劉樂的付出,跳到“朝不保夕”的創業公司,圖的是什么?
“有朋友說我就是想‘找塊下雨的云彩’,我沒有那么功利的想法。作為一個搞技術的,只是想跟著技術的前沿走。”2003年本科畢業的劉樂,并不是什么高材生,剛入職場,可謂一片茫然。還是在朋友的推薦下,工作之余學習了編程技術,走上了IT的職業道路。
“我很幸運,趕上了互聯網興起的風潮。”半路出家的劉樂進入了知名的互聯網公司,“那時候最火爆的還是搜索引擎、門戶網站這些,因為上網條件有限,基于互聯網的應用剛剛發展起來。”回首那十年,劉樂笑言最初的“高科技”,如今已經成了“傳統行業”,而他的目標,也轉向“互聯網+”。
“十年后,很多延續百年的行業、職業都會消失,人們的生活會有革命性的變化。”對于未來,劉樂有著無限的暢想,人工智能、大數據、云平臺……一系列技術落地實際應用,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之前的互聯網時代只是鋪路搭橋,未來的幾十年,才是開車上路的時代。”
晚報留聲
寫作是一種形象思維,一種傾注感情的創造,不是機械地打字,怎么能把馳騁中的想象轉換成ABCD之類的符號呢?
——著名作家 史鐵生
《北京晚報》經濟廣角欄目,記述了京城作家面對電腦的眾生態。著名作家史鐵生從最初對電腦的抗拒,到興趣盎然地試用,最終成了“電腦專家”,發出“買了電腦后悔一陣子,不買電腦后悔一輩子”的感言。
欄目主持:張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