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華西村,很多人印象是“天下第一村”。這個位于無錫江陰的“村子”,與現代都市已沒什么區別:掛著蘇B車牌的寶馬、奧迪在大路上閃過,家家戶戶住進歐式別墅……
曾經的華西村“一窮二白”,但從1978年到2017年,華西村繳稅從28.18萬元到13.56億元,增長4812倍;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20元到9.05萬元,增長410倍。
華西村的發展是無錫改革開放的縮影。作為我國近代民族工商業和現代鄉鎮工業的發祥地,去年,無錫邁入“萬億俱樂部”城市。前不久,“無錫軍團”亮出最新成績單:13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25家入圍中國制造業500強,20家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危機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1983年,一場從“田頭”到“廠頭”的改革從無錫縣堰橋鄉發起,首次將農村改革的經驗引入鄉鎮經濟,探索形成聞名全國的堰橋“一包三改”改革經驗,孕育了全國第一個億元鎮、第一批億元村。
無錫成為中國鄉鎮企業的發源地,開創了“蘇南模式”。進入新世紀,無錫依托工商實體,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實現從江南傳統城市到現代工業都市的華麗轉身。
但在聚焦實業的路上,無錫一度跑偏。2007年的太湖藍藻事件,對無錫來說是個轉折點。
危機爆發后,無錫先后轉移3000多家企業,重要經濟指標遭遇“滑鐵盧”——從2008年到2015年,無錫GDP增幅以年均約1個百分點的速度下滑,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6年在江蘇墊底。
“新的動能沒有培育起來,舊的動能在快速消亡,無錫經濟一度出現錯位和脫節。”在無錫市副市長高亞光看來,當時無錫主觀上工作重點轉移,過多關注軟件、服務外包企業,反而放松了對優勢產業制造業的發展力度。
2008年,金融危機讓世界各國都對“脫實向虛”的經濟狀況表示警惕。相對于蔓延著泡沫的虛擬經濟和低附加值的第三產業,無錫認識到那些附加價值較高、技術密集型的先進制造業才是競爭力的根本。高亞光說,無錫把工作重點聚焦在制造業上,聚焦在實體經濟上,政府“有形之手”得以發揮資源調控作用。
2015年,無錫提出產業強市主導戰略,“重振產業雄風”,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智能制造、現代服務業,分別出臺“三年行動計劃”。同時,一年降低實體經濟各類成本約200億元,把資金都留給實體企業,為企業加碼研發、加快轉型升級留下“彈藥”。
傳統制造業煥發新生機
現在年銷售額超600億元的紅豆集團,在發展初期就成立技術科,30年前就自主設計開發一批暢銷產品。上世紀90年代至今,紅豆多次引進國內外專家,積極接觸最前沿生產與管理模式,加速企業發展。近年來,紅豆啟動“智慧紅豆”戰略,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前沿技術改造傳統行業。
“必須堅持改革開放,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也將沒有我們的明天和未來。”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說。
11月2日,中國質量獎頒獎活動在北京舉行,江蘇陽光集團成為全國毛紡行業唯一獲評企業。該企業成立30多年,質量一直是他們堅守的生命線。這些年來,陽光集團董事長陳麗芬發現,紡織行業技術發展節奏越來越快,從計算機到互聯網,再到物聯網、人工智能,緊迫感越來越強。
以前作為鄉鎮企業,她專門跑到上海偷師學藝。經歷了“跟跑、并跑、領跑”三部曲,現在的陽光集團是紡織行業標桿。她能做的,只有不斷創新,給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40年來,無錫制造業的變化翻天覆地。高亞光對比發現,2017年無錫制造業總量是改革開放初期的160倍,同時產業結構發生巨變。30多年前,輕工業、紡織在無錫的產業格局中占據比重很大。如今的無錫第一大產業變為高端裝備制造業,占比37%左右;其次是金屬、非金屬材料等產業,占比20%左右;電子信息產業占比15%左右,而輕紡所占比例基本是個位數。
“對傳統制造業進行全產業鏈重構,不是簡單的制造業回歸,而是多種質態的疊加:更加重視制造業與智能化、服務化的結合,更加重視傳統產業與綠色化、高端化的對接。”高亞光說。
產業發展帶動更多人才匯聚
近些年來,與很多蘇南城市一樣,無錫土地資源接近極限、環境容量逼近紅線、要素成本不斷上升,單靠大投入、大引進、大模仿的增長路徑難以為繼,必須依靠科技人才,瞄準“專、精、尖”,加快發展特色新興產業。
為此,無錫大力扶植物聯網等新興產業,連續舉辦世界物聯網博覽會,重大項目招引成績顯著。無錫在全國率先推出科技人才方面的一系列舉措,目前,無錫擁有人才總量達165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11.7萬人、海歸高層次人才1.2萬人、高技能人才31萬人;全市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8%、排全省第一,企業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比例達到1.75%、排全省第一。
科教資源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礎,對無錫來說,在補好高等教育短板同時,更要抓好“近水樓臺”,挖掘好大院大所的創新“富礦”,并推動企業加強與國內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戰略合作。
2012年,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落戶無錫惠山區,該研究院推行“大院強所”的平臺機制,堅持“技術立院”,在今年10月躋身國家級創新中心。該研究院副院長李進儀介紹說,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研究院270余名專兼職研究人員累計承擔了科研項目215項,累計申請專利、軟件著作權149件,孵化衍生20多家創新創業企業。
經過多年努力,無錫已初步走出一條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為核心的產業強市之路。“這些年明顯感覺到,外來項目多了,外來企業多了,外來人才多了,本地企業內心安穩了,留在無錫發展的信心更足了。”高亞光說。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超 實習生 王康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