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王振義 來源/瑞金醫院供圖(下同)
上周央視播出“尋找最美醫生”節目,95歲的王振義獲得“最美醫生”稱號。作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他見證新中國血液腫瘤治療從無到有、躋身世界一流。這位醫療戰線的老兵說,自己最大的榮譽源于解除患者痛苦、解決醫療難題。
讓病人吃得起藥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是最為兇險、病情惡化最快、致死率最高的一種白血病,若不及時治療,90%的病人將在半年內失去生命。1978年,王振義開始研究,當時國際上治療M3的主流方法是化療,但患者化療后的五年存活率才10%到15%。王振義提出大膽想法——用誘導分化的理論讓癌細胞“改邪歸正”!經過八年的探索,王振義最終發現全反式維甲酸可在體外將M3細胞誘導分化為正常細胞。
1986年,一個身患M3的小女孩生命垂危。“醫生,想想辦法!”家屬苦苦哀求。王振義研究病情后,建議用尚在試驗的全反式維甲酸。很多人勸他別冒險,王振義說,“我們經過八年研究,我相信科學,我有信心!”奇跡出現了,小女孩只吃了一周的新藥,病情出現轉機,病情最終緩解,30多年過去了,她依然健康地活著。這是世界公認的誘導分化理論讓癌細胞“改邪歸正”的第一個成功案例,王振義因此成為“癌癥誘導分化之父”。
去年,電影《我不是藥神》把抗癌藥推進人們視野。其實,王振義是名副其實的“真藥神”,他找到攻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特效藥”后,沒有申請專利,而是希望所有相關患者盡快用得起。這種被稱為“特效藥”的黃色小藥丸,只用口服,一盒11塊錢,即便過了三十多年,這盒藥也只要290元,還可納入醫保,而類似藥物價格高達兩萬元。他說,作為醫生,要讓全國病人吃得起藥。
此后,王振義和學生陳竺、陳賽娟等又提出“全反式維甲酸聯合三氧化二砷”治療法,使這一兇險的白血病五年生存率從10%提高到97%以上,成為第一個可被治愈的白血病。該成果被譽為“上海方案”,并被國際權威指南指定作為一線經典治療方案,還被譽為“新中國對世界醫學的八大貢獻”之一。
為祖國上戰場
很少有人知道,王振義還立過軍功。1949年是他在瑞金醫院前身——廣慈醫院工作的第二年,當時駐守華東的很多戰士患上血吸蟲病,華東軍政委員會指示上海等地組織醫療力量幫助部隊突擊防治。王振義第一時間報名參加血防隊,出色完成階段性的防治任務,受到華東軍政委員會和第三野戰軍表揚,王振義也被授予三等功。
1953年4月,王振義第二次報名參加上海第五批抗美援朝志愿醫療隊。當時,戰地醫院發現一種怪病,很多戰士咳血、頭痛,醫生診斷為肺結核并伴有結核性的腦膜炎,用藥后不見好轉。王振義發現,出現這種病狀的有一大群人,當時戰士們為了改善伙食,常在當地捕撈魚蝦,會不會是過去文獻上介紹的肺吸蟲病呢?肺吸蟲雖主要寄生在人體肺部,但也會跑到腦膜,進而導致咳血和頭痛癥狀。當時醫生從未聽說過這種疾病,所以將信將疑,王振義將病人咳出的血液拿到顯微鏡下觀察,果真找到肺吸蟲卵!這一診斷幫助部隊和醫院及時治愈了一大批患病的戰士。為此,王振義被軍隊授予二等功。
培養更多人才
王振義雖未出國留學,但深諳醫學科學和醫學教育的真諦,深信愛國就要為祖國培養出人才,他不但自己做出卓越的成就,還創造“一門四院士”的團隊奇跡。
中國科學院院士、交大醫學院院長陳國強是王振義的得意門生,他常說起王老師幫自己修改碩士研究生論文。王振義一遍遍修改,他就一遍遍整理抄寫,老師改了十遍,近兩萬字的畢業論文陳國強也抄了十遍。王振義每次都堅持把自己的學生列為論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最后,甚至不署名,意在讓年輕研究骨干承擔更大責任。
1996年,他將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的位置讓賢于陳竺,“年輕人對于血研所的發展更有好處”。正是在這樣的學術氛圍中,由他一手創立的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逐漸成長為國際著名的學術高地。
如今,95歲的王振義教授仍堅持每周四上午進行“開卷考試”,每周學生們都會向他提供一個疑難病例,王振義就會用一周時間搜索全球最新文獻,并思考分析制作成PPT與大家一起探討,疑難雜癥到這時往往能找到線索和治療方案。他笑稱這是對自己的“開卷考試”。這些年,只要他身體無礙,風雨無阻都會來到學生和患者身邊。王振義常說:“我這一輩子看好了一種病,而我最遺憾的是只看了這一種病,還有很多病沒有攻克,希望每個醫生都要不斷學習和創新,更好地解決病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