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兩彈一星”功勛獎?wù)碌弥鳌易罡呖茖W技術(shù)獎獲得者、改革先鋒獎?wù)芦@得者于敏院士,在北京因病去世。“國之棟梁”“共和國的英雄”“中國人的脊梁”……在集體的緬懷與致敬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大寫的人”。
從矢志報國到勇?lián)厝危诿舻囊簧|(zhì)樸純粹卻又轟轟烈烈。1961年,錢三強找于敏談話,讓他作為副組長領(lǐng)導“輕核理論組”,參加氫彈理論的預先研究工作。于敏心里很清楚,這不僅意味著要離開自己躬耕多年、已有小成的學術(shù)領(lǐng)域,而且是在先進國家重重技術(shù)封鎖的環(huán)境中從零開始。盡管難上加難,也“不太符合我的興趣”,但他卻接過重擔,只因為“愛國主義壓過興趣”。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從突破原子彈到突破氫彈,美國用時7年3個月,前蘇聯(lián)為6年3個月,英國為4年7個月,法國為8年6個月,而當時國力相對最弱、條件最艱苦的中國,只用了2年8個月。耀眼的成功背后,是數(shù)載春秋的夜以繼日、焚膏繼晷。攻堅路上,于敏三次因為過度勞累與死神擦肩而過;不知道多少天站在苦寒高原的試驗場上,吃著夾雜沙子的饅頭、喝著苦堿水;也不知道有多少個夜晚獨自翻看親人的照片……甘于奉獻一切的動力,源于熾烈的愛國情懷。“我們國家沒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獨立。面對這樣龐大而嚴肅的題目,我不能有另一種選擇。”在小家與國家的需要面前,于敏選擇了后者。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在不少時候,為國建功,需要舍棄一己之名;為民造福,需要舍棄一己之利;為成大業(yè),需要舍棄一己之榮。于敏這個名字,對于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是極其陌生的。從接受研制氫彈任務(wù)的那一刻起,于敏就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生涯。如果不是1999年被授予了“兩彈一星”功勛獎?wù)拢苍S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他是為中國設(shè)計氫彈的人。于敏曾對身邊人說,不要計較有名無名,踏踏實實地做一個“無名英雄”。他自言“身為一葉無輕重”,唯有“愿將一生獻宏謀”,因此即便后來被人稱為“氫彈之父”,卻再三強調(diào)“這是集體的功勞”。“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而今,祖國強盛,如他所愿。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在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筑夢逐夢征程上,有許多像于敏一樣的知識分子,不惜舍棄到手的名利,“燃盡生命”只為報效國家。新中國第一代飛機設(shè)計師程不時、“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天眼”之父南仁東、“中國核司令”程開甲……他們以最高的標準、最大的熱情對待事業(yè),以最低的標準、最淡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可謂“言為士則,行為世范。”
沒有人天生就是英雄,只是當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他的身上,就仿佛瞬間披上了鎧甲。你若問此英雄是誰,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答曰:無名。唯有青山為證,江海為名。然而,那些讓民族脊梁挺得更直、讓億萬國人揚眉吐氣、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的英雄,不該無名——他們或許需要默默無聞,需要埋頭奉獻,但終將贏得歷史和人民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