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影视国产永精品亚洲精品,成本人视频3d动漫免费无码,免费精品视频网在线,av免费看网站在线观看

中國網首頁新聞時政高層人事社會國際軍事獨家圖片
中國網新聞中心

湖北高質量發展觀察:荊楚大地上,書寫“春天的答卷”

發布時間:2019-04-26 09:40:49  |  來源:半月談  |  作者:唐衛彬 周甲祿 徐海波

2016年12月8日拍攝的武漢光谷六大園區之一的武漢未來科技城。園區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湖北高質量發展觀察之一

荊楚大地上,書寫“春天的答卷”

半月談記者 唐衛彬 周甲祿 徐海波

春暖云夢,風起楚天。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時隔5年再次視察湖北,對湖北提出了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重大命題。一年來,湖北始終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奮力在政治上強化答題意識,在實干中增強解題能力,在擔當中展現答卷成績。

2018年,湖北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8%,新增2個“GDP2000億元俱樂部”城市,PM2.5累計濃度均值下降9.6%,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增長53.7%,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14連增”……在荊楚大地上書寫了一份滿載希望的“春天的答卷”。

雄健其體魄:擺脫依賴,強壯筋骨

暮春時節,湖北省鄂州市燕磯鎮,長江邊一派繁忙的景象。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建設現場塔吊高懸、機器轟鳴、各類工程車往來穿梭。

“作為亞洲首個、全球第四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是湖北省‘一號工程’。”湖北省鄂州市長劉海軍說,這座貨運機場建成后,將有利于湖北加強與世界各國的貿易連通,積極搶占全球航空物流發展制高點。

長期以來,雖位于九省通衢,有新中國一系列重點項目布局留下的完備工業體系,湖北經濟卻存在著“增長過度依賴投資拉動、產業過度依賴傳統產業、主體過度依賴國有大企業、區域過度依賴武漢”等尷尬。而且,雖有大企業,卻無大品牌,也是湖北人的一塊心病。

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依托湖北優勢基礎,醞釀經濟發展“熱量”,形成區域發展“熱能”,培育高質量發展“熱潮”?

2018年12月,湖北省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上,“一芯驅動、兩帶支撐、三區協同”戰略成為湖北區域和產業發展行棋落子的點睛之筆。

湖北擘畫了怎樣的大手筆?從中建三局一公司武漢華星光電T4項目建設的熱火朝天可見一斑。巨型廠房拔地而起,技術人員們正加緊安裝調試設備……這里將誕生的,是堪稱下一次智能手機革命“原料”的3至12英寸高分辨率柔性和可折疊式顯示面板。

華星光電是湖北“一芯驅動”戰略的一個縮影。一芯,是產業之“芯”,也是輻射增長極之中“心”,更是新舊動能轉換之“新”。湖北提出,大力發展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成長型產業,培育國之重器的“芯”產業集群。

一芯起點很高,兩帶、三區同樣態勢喜人。所謂“兩帶支撐”,即以長江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為依托,打造長江綠色經濟和創新驅動發展帶、漢隨襄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所謂“三區協同”,則指鄂東轉型發展示范區、鄂西綠色發展示范區和江漢平原振興發展示范區一道,鋪開湖北高質量發展的全景圖。

  2018年11月9日拍攝的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 肖藝九 攝

輕盈其體態:從“以鋼為綱”到“以芯為心”

幾乎不需要人為干預,機械手自動焊接組裝,生產線信息通過5G網絡隨時上傳云端管理平臺……4月10日,全國首條5G智能制造生產線在武漢虹信公司啟動,工廠生產效率提升了30%以上。

作為中國首批5G規模試驗網試點城市,武漢成為國家工業互聯網五大頂級節點中首個開通的節點。湖北計劃3年內讓3萬家制造企業上“云”,全面實現制造業智能化轉型。

這一轉型,是湖北歷史性的一步。曾幾何時,湖北工業是典型的“以鋼為綱”,鋼鐵、石化和建材等“黑大粗”重工業占比過高,“武鋼打個噴嚏,湖北就要感冒”。湖北省省長王曉東說,湖北要著力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存量變革”“增量崛起”和“變量突破”。

君請看,長江之濱,一批新興產業正在孕育生長。

由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和電信科學研究院聯合重組成立的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2018年7月在武漢正式掛牌運營;總投資240億美元的國家存儲器基地有望今年量產64層3D NAND閃存;武漢新芯、海思光電子、光迅科技、高德紅外等200多家重點芯片企業聚集于此……

武漢,還有一個中國光谷打造的“科技朋友圈”,一個萬億級“芯—屏—端—網”產業集群。存儲器、航天產業、網絡安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匯聚三鎮,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武漢快速崛起。

隨著自貿試驗區的建設,湖北這個不沿邊不臨海的內陸省份,也成為外貿新高地。今年一季度,湖北進出口總值達788.4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6.2%。

  俯瞰長江和漢江交匯處的湖北武漢漢口龍王廟江段 熊琦 攝

滋養其容顏:以“含綠量”求“含金量”

地處長江上、中游分界點的宜昌曾是全國聞名的化工大市。2018年,宜昌市完全關停并拆除位于長江邊的田田化工,終結了這家工廠47年的生產史。宜昌市還提出,到2020年,全市長江沿線1公里內化工企業全部“清零”。

宜昌斬釘截鐵的行動,響應著湖北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的堅定決心。湖北推出“藍天、碧水、凈土”三大計劃,實施沿江化工企業專項整治等十大標志性戰役,與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相配合。

荊州353處非法碼頭全部關停,清退岸線55公里;黃石率先在全省實現煤炭生產企業全域清零;鄂州梁子湖區500平方公里全面退出一般工業……暫時的犧牲,換來長江湖北段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6%,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5個百分點。

破而能立。湖北近幾年大力推進“綠滿荊楚”行動,三年完成造林超過1000萬畝,涌現出一大批森林城鎮、綠色示范鄉村,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1%以上,為祖國版圖鑲嵌上一顆綠色生態之心。

“含綠量”的增加逐漸帶來了“含金量”的提升。武漢將最大的老舊垃圾場變成風韻獨特的園博園,循環經濟標志性企業格林美公司變垃圾為“城市礦山”,讓人們領略了“變廢為寶”的藝術。

位于湖北最東端的黃梅縣獨山鎮,緊臨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龍感湖。2018年,獨山著手規劃循環經濟園,一年下來,鄉村旅游和生態農業產值就超過10億元。“獨山已不是灰土漫天的落后工業鄉鎮,而是鳥語花香的現代農業鄉鎮。”獨山鎮黨委書記馬聰說。

“偉大事業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說,湖北將始終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切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切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切實做好民生工作,切實加強作風建設,用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的實際行動,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湖北省宜城市鶯河村緊抓美麗鄉村建設契機,引導農民改造舊居,建設“鶯河人家”,凸顯“看得見山、望得到水”的風光定位,建設美麗農村 程敏 攝

湖北高質量發展觀察之二

春風送暖,吹綠湖北新農村

半月談記者 侯文坤

“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2000年,時任湖北省監利縣棋盤鄉黨委書記李昌平致信國務院總理,“三農”問題由此進入世人視野。如今,這個“三農”問題發源地,正成為鄉村振興先行區。

新景象:指間看收成,地里能刨金

凌晨4點,空氣還透著涼意,監利縣柘木鄉橋燕汪村的王楚才已在蝦塘里忙活開來。“偷不得懶,行情這么好,蝦販子早上六七點就要走了。”

“以前光埋頭種水稻,忙活一年沒幾個錢。現在搞蝦稻連作,每畝收益能到5000元。”64歲的王楚才和稻谷打了一輩子交道,如今聽從當地政府的指點,嘗試起“雙水雙綠”。“就是綠色水稻、綠色水產嘛。在稻田里養小龍蝦,農藥可以少用一點,小龍蝦還能為水稻生長提供肥料……”

王楚才聊起田里的新業態,眉飛色舞。和他一樣,湖北越來越多的農戶在高質量發展中享受農業的快樂。

“600多畝糧食作物,200多畝各類果蔬,每個地塊都有高清攝像頭,監控室內輕點鼠標,就能了解每一處農作物的信息。”襄陽幸達鑫家庭農場的農場主李濤說,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看到自己想買的農產品是怎么長起來的,掃一下二維碼,產前、產中、產后全鏈條一覽無余。

如果這些畫面還過于零散,不妨再看下列數據:去年,湖北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7%,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9%;休閑農業綜合收入同比增長17.9%;工商注冊農民合作社9.6萬家、家庭農場3.5萬個,同比分別增長15%、17.9%……

湖北宜昌田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拆除現場(2018年4月30日無人機拍攝) 肖藝九 攝

新風尚:萬千村莊歡迎能人返鄉

黃梅縣大河鎮西山腳下的永安村,一節節排成長龍的火車車廂停靠在稻田邊,一排排小木屋在稻田中央顯得格外靜謐,幾只野鴨正在民宿前的池塘嬉戲。

車廂內可以用餐,民宿內可以小憩,這一美景的創造者名叫袁勇剛。讀過大學、做過企業高管的他,如今褲腿一挽,毛巾往脖子上一搭,身影已與這片稻海如此和諧。

“以前想搞點產業,確實捉襟見肘,沒兵馬,也沒糧草。”當地一位村干部說,可喜的是,返鄉“綠領”群體正逐漸壯大,他們或投資金、或出點子、或協調資源,改變農村的力量正在悄然集聚。

孝昌回鄉大學生沈騰牽頭成立花木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將760戶花木種植戶和38家企業聯合起來,實現年苗木銷售6000多萬元;秭歸縣一批農民借助農村電商平臺創業,打造了令人驚嘆的“億元村”……曾經沉寂的農村,創業熱潮已經蘇醒。

“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湖北以“三鄉工程”推動城市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下鄉激活農村資源,2017年底以來,已啟動項目1.07萬個,投資額2050億元,帶動就業68.7萬人。鄉土田園之間的經濟圖景,正從“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轉變。

新容顏:從環境美到生活美

從棗陽市吳店鎮往北,驅車6公里,便到了西趙湖村。寧靜的村莊里,聽得見河水叮咚,聞得到繁花幽香,看得到古剎依山……誰能想象,3年前的這里雜草叢生、垃圾遍地、污水橫流。

循著整潔的村道在村中徜徉,隨處可見的紅葉李、櫻花、欒樹、紫薇等花木長勢喜人;曾經臭氣熏天的繞村小河經清理后清澈見底;舊宅經過翻修,變身風格獨特的民宿……

“以前不起眼的土菜,現在都成了搶手貨!”村民陳學明說,他把自家的宅院升級成能接納20多桌客人的農家樂,自己當上了老板,旺季月收入過萬元。

“李保新,3.6斤廢舊塑料,2個積分,一包食鹽……”仙桃市三伏潭鎮李臺村五組,一冊“綠色賬本”把村民的一項特殊“收支”記錄得清清楚楚。

“村民做好垃圾分類就能換到積分,還可以當錢花。”三伏潭鎮副鎮長陳榮紅說,村里的垃圾處理從大家隨手丟棄,到定點投放,再到自覺分類,美了環境,更美了生活。“與農村發展同步提升的,還有老百姓的意識。”

農村美了,農民富了,但鄉村振興的底色,仍然是動人的綠。

在武漢舉行的“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大型校園巡回招聘活動現場,應聘者在尋找適合自己的招聘信息(2017年11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湖北高質量發展觀察之三

在新起點上,辦好群眾關心的事

半月談記者 羅鑫 黎昌政 李偉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首度出現在今年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里的這句話語擲地有聲。過去一年里,湖北各級黨委政府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從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把群眾的小事當作大事來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扶貧扶志聚民心

“多虧了王書記的鼓勵,讓我們重拾了信心。”位于鄂西北秦巴山片區的湖北十堰丹江口市涼水河鎮檀山村,貧困戶張友龍夫妻曾經一度沉迷打麻將,孩子的重病拖垮了這個家,也拖垮了他倆致富的信心。在駐村第一書記王慧的幫助下,如今張友龍脫了貧,家庭回到了正常軌道。

像張友龍夫妻倆這樣,經由干部幫扶扶志、自力更生脫貧的例子,村里人能說出不少。如今,檀山村142戶全部脫貧,村里還建起柑桔加工廠,一年村集體收入就達到5.8萬元。

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區,有3個都劃入了湖北省的部分區域。秦巴山、武陵山、大別山……荊楚大地群山之間回蕩的,是湖北向貧困發起總攻的激越號角聲。

深度貧困縣竹山縣近年來探索在較大的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人口相對集中的中心村建設農村安幼養老服務中心,接納兒童、老人參加活動,托管服務兒童、老人7000余人,這一模式正在全省推廣。此外,湖北省還通過崗位推送、勞務協作、技能培訓等方式多管齊下,幫助50.96萬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

2018年,湖北共有105.5萬人脫貧、963個貧困村出列。湖北省扶貧辦副主任江斌說,今年湖北將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特殊貧困群體,確保實現90萬人脫貧、800個貧困村出列、17個貧困縣摘帽的目標。

穩定就業惠民生

“如果去年沒參加穩崗培訓,我很難適應新崗位的要求。”已工作19年的東風汽車集團商用車公司動力總成工廠制齒工李勇回憶,去年從老工廠被分配到新工廠時,他心中危機感陡生。“新工廠都是用機器人加工部件,我缺乏這方面知識技能,幸虧公司辦了教工人操作機器人的培訓班。”

東風汽車集團統籌代辦中心養老失業科科長榮豐表示,得益于政府的援企穩崗政策,公司這些年不僅沒有裁員,還做到了將返還的資金用于培訓員工,多方面提升其技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湖北不僅為企業穩定崗位謀劃實招,更為百姓走上崗位提供助力。2018年以來,雖有經濟增速下行壓力,湖北就業穩中有升,城鎮新增就業92萬人,創歷史新高。

128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150多萬人,如何用好這筆寶貴的人力資源,將高素質人才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湖北發布“人才二十條”,不論生源所在地、戶籍所在地,還是海外學習,只要到湖北就業創業,均給予支持。

今年湖北“春風行動”的多場招聘會上,掃碼求職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招聘場次和崗位信息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上查到,注冊、查詢、申請都可以“掃一掃”搞定,讓青年人感到求職既省力,又愉快。

“求職者能否及時便捷獲取招聘信息,看似是小事,實則是大事。”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董長麒表示,就業結構性矛盾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為此,湖北率先將湖北公共招聘網打造為全媒體平臺,無論何時從手機登入,全省各地1309場春季招聘會的120多萬崗位都可盡收眼底。

這是黃石國家礦山公園(2017年11月27日攝)。近年來,湖北省黃石市整合特色工業遺址資源,打造銅綠山古銅礦遺址、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等重點工業旅游項目,并在市內開通工業旅游專列 熊琦 攝

保障兜底解民憂

社會的溫度,以有難者的心聲為刻度。困難群眾一向是各級黨委政府關注的重點人群。近年來,湖北建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自然災害受災人員救助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以及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專項救助制度,為各類特殊困難群眾提供多元切實保障救助路徑。

2018年,湖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孤兒養育等標準持續提高。城市、農村低保對象平均保障標準增長到2012年的1.81倍和3.13倍。

“全省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領跑中部、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湖北省民政廳廳長柳望春說,“2019年還將直面困難群眾痛點精準發力,努力讓每一位困難群眾都能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2018年,群眾就醫看病的獲得感也不斷增強。湖北去年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17種抗癌藥降價并納入醫保目錄,縣域就診率達到90%,貧困人口住院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2.5%,大病、特殊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個人實際報銷比例達90.1%。

“湖北正通過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優化健康服務,強化健康支撐,讓人民生活更加健康幸福。”湖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張晉說。

  湖北宣恩縣直機關干部與村民一起移栽辣椒苗

湖北高質量發展觀察之四

馳而不息抓作風,出實招見實效

半月談記者 李鵬翔 梁建強

堅決糾正重“痕”不重“績”的不良現象、解決“一票否決”事項設置不規范問題、解決責任書(狀)設置不規范問題……日前,湖北省委印發《關于防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若干措施》,吹響了新一輪馳而不息強化作風建設的號角,為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瞄準“四風”新動向精準打擊

不認真組織開展“黑的”稽查工作;違反規定程序議定行政處罰事項、違規降低處罰標準;局黨組會、局長辦公會均未對打擊非法營運車輛工作進行專題部署研究……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湖北省黃石市城區非法營運車輛一度異常猖獗,嚴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

今年2月,湖北省紀委監委將黃石市交通運輸局、城市客運管理局和道路運輸管理局在打擊非法營運車輛工作中不作為、亂作為問題,作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案例進行公開通報,黃石市客管局黨總支書記、局長陳杰等多名責任人受到處分。

針對一些地方存在的重“痕”不重“績”問題,以及隨意設置“一票否決”事項等,湖北也部署了有針對性的整治工作。

湖北省紀委監委新聞發言人張正義介紹,湖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監督檢查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糾正“四風”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僅去年一年,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問題3552個,處理4882人,黨紀政務處分4080人。

實打實、硬碰硬,敢抓敢管敢于擔責

一組數據,見證了湖北實打實、硬碰硬推進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2018年,湖北紀檢監察部門共處置問題線索58236件,立案28125件,處分27192人;立案查處廳局級干部案件101件,縣處級干部案件1367件,其中查處“一把手”案件1834件。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在反腐敗高壓態勢的強大震懾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政策感召下,湖北全省共有106名黨員干部主動投案,669名黨員干部在初核或審查調查期間主動交代違紀違法問題。

今年1月,在中共湖北省第十一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湖北省紀委書記王立山指出,推進作風建設,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方針,始終保持高壓態勢不動搖。

會議強調,對黨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斂、不收手的,要從快從嚴查處,尤其是對那些群眾反映強烈、問題嚴重且在重要崗位的要重點查處;對雖已退休但問題嚴重的黨員干部,也要堅決查處,打消退休就進“保險箱”的想法,形成持久震懾。

與此同時,湖北紀檢監察機關嚴防“燈下黑”,堅決清除“害群之馬”。去年,累計查處違紀違法紀檢監察干部206人,其中縣處級以上干部50人,隊伍的純潔性和戰斗力進一步增強。

4月12日,一位女士在金嶺村小張灣古建筑群的茶室里休息。湖北省大悟縣金嶺村,5年前還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偏僻山村,通過整合當地古民居資源,發展鄉村游,如今已經成為一個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2018年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新華社記者程敏攝

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強化作風建設,也有幾個問題不容回避:如何解決干部動力不足“不想為”、能力不足“不會為”、擔當不足“不敢為”的突出問題?如何充分調動和激發干部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湖北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教育引導干部做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的奮斗者和實干家,湖北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意見》。

意見中,從樹立干事創業的鮮明用人導向、用好干部考核評價“指揮棒”、突出對干部的厚愛和關懷等八個方面,向全省廣大干部發出了攻堅克難、奮發作為的動員令、集結號。

湖北省委還明確要求,廣大干部要按照中央要求,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摸清情況,找到癥結,做到心中有數,不能拍腦袋決策,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

多措并舉之下,湖北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激發。去年,湖北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8%,高于全國、好于預期。

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強調,改進作風,就是要推進工作實打實、硬碰硬,解決問題雷厲風行、見底見效,面對難題敢抓敢管、敢于擔責,為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劉峻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