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1月15日電 題:秦嶺山里這種“草” 漂洋過海變成“寶”
冬日的暖陽斜映,枯黃的田間地頭,隨處堆放著農民廢棄的小麥秸稈、玉米包皮,這些不起眼的農業廢料,經過陜西省洛南縣農民的巧手編織,漂洋過海后成為丹麥人鐘愛的置物筐、日本人喜歡的搖籃、哈薩克斯坦人青睞的菜籃子……
草編,是洛南縣很多農民從小就會的手藝。洛南縣保安鎮村民張秀芳從十三四歲開始,就跟著家人學會了這門手藝。成熟的玉米和小麥收回來后,褪下的包皮和廢棄的秸稈整理晾曬后歸置在一起。“農閑或者下雨天時,坐在自家院子里,先把這些草浸濕,玉米葉撕成1厘米左右的條,秸稈扎成1厘米左右的束,玉米條繞著秸稈纏就行咧。”張秀芳一邊說,一邊也不耽誤手下的活兒。
“小時候家里缺吃少穿,缺什么日用品了,我就自己琢磨著編一個,坐墊、花瓶、菜籃子、雜物筐,都是自己琢磨出來的。”張秀芳說。
隨著經濟條件好轉,草編的家用品逐漸被精美耐用的工業制品替代,精通草編手藝的民間匠人也逐漸減少。2012年,洛南縣屈軍霞偶然得知草編產品在國外很受歡迎,便在保安鎮成立了巧手草編合作社。發動周邊村鎮的老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和留守在家的婦女,重新拿起草編的手藝,根據海外市場需求創新產品,將這項傳統的非遺技藝遠銷到海外國家。
屈軍霞帶記者來到合作社的產品展廳,展廳中展示了數十種草編產品。“這個有彩色花紋的小菜籃子,出口銷往巴基斯坦的訂單最多。這個搖籃在日本、丹麥、美國都有銷售,但尺寸要求不一。這一成套的收納筐主要銷往丹麥。所有產品中搖籃是最受歡迎的,我手上現在還有好幾個訂單都在催貨。”屈軍霞介紹道。
為了擴大生產,屈軍霞不僅將張秀芳這樣的老手藝人發展為合作社成員,定期上門回收編好的成品,還在各個回收點舉辦草編技能大賽,鼓勵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并且組織老手藝人給新入社的成員培訓。“周邊幾個縣我都去做過培訓,每場能有上百人參加,培訓了上千人。”張秀芳說。
據屈軍霞介紹,巧手草編合作社現在在周邊村鎮發展了23個收購點,輻射帶動農戶5000多戶,其中貧困戶有1500余人。2019年收入達到1300余萬元,其中1000萬用于支付給農民。
“在國外,我們中國風的民間工藝品非常受歡迎,為此我們不斷開發當地的特色手工品,為草編產品搭配虎頭鞋、刺繡等進行售賣。現在的訂單量很大,我們的產品已經供不應求,下一步打算擴大些規模,再吸引更多的農民加入。”屈軍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