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鏡鐵山深處,冉冉升起的朝霞映紅了蜿蜒向前的嘉鏡(嘉峪關至鏡鐵山)鐵路線,在這條70多公里的鐵路線上,一趟趟列車穿過荒蕪的戈壁灘駛向山中,一路鏗鏘。
嘉鏡鐵路1965年建成通車,是甘肅酒鋼集團運送礦石的專用鐵路,每年拉運礦石近400萬噸,是支撐甘肅經濟發展的“生命線”。
今年54歲的李宏仁,是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嘉峪關工務段綠化線路車間的工長。1988年,他從部隊轉業分配到嘉鏡線,一干就是32年。他所在班組的任務就是為這條鐵路做“體檢”、整病害。
1月16日凌晨6時,鏡鐵山腳下的氣溫已達-25℃。凜冽的寒風吹著“哨子”,刮到臉上如刀割。
工區宿舍內,疲憊的工友們還在沉睡。工具房里,李宏仁已開始為當天的作業做準備。軌檢儀、安全帽、檢查小錘、對講機……每天都要和這些工具“打交道”,李宏仁就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般,每天把它們擦得锃亮。
嘉鏡線九跨北大河,穿越近30公里的戈壁灘,11座隧道總長8580米,可謂是“穿山跨河走戈壁的鋼鐵大道”。由于鐵路設備條件非常復雜,小半徑曲線在250米的就有9條,鋼軌磨耗特別大,設備狀態極不穩定,這些都給李宏仁班組的日常檢查帶來了很多困難。
又是一年春運時,李宏仁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11時50分,作業開始,李宏仁叮囑大家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扛著笨重的工具,迎著刺骨的寒風,行走在荒涼的山谷間,徒步檢查線路超限處所。
“我們每天必須要檢查六公里的線路設備,這樣不到一月就能為把這條鐵路全部查一遍,確保線路絕對安全。”李宏仁說。
短短六公里,對李宏仁來說,如同“朝拜之路”。每走1公里線路,他都要跪趴在鋼軌上40多次檢查線路高低,一天下來240多次。長年累月的跪趴,把他的膝蓋磨出了厚厚的老繭。
工友們經常喊李宏仁為“李大夫”,因為有他在,線路有啥問題,他都能找出“病灶”和“病因”,然后對癥下藥。
下午13時,李宏仁在嘉鏡線K48+400公里處,突然發現前方涵洞處線路出現下沉,他立即趴在鋼軌上觀察線路高低狀態,確認是線路下沉后,李宏仁快步上前,利用手中的專業測量工具測出了病害精準數據。
線路下沉會嚴重影響行車安全。他第一時間將檢查信息反饋到了段調度指揮中心,并快速申請作業“天窗”,協調搗固車對下沉路段進行搗固作業,及時消滅了線路病害。
像這樣的突發情況,李宏仁一個月要處理好幾次。
連續三個小時的不間斷檢查,李宏仁有些疲憊。他領著工友們走下線路,找了個避風的犄角旮旯席地而坐,開始補充能量。
由于每天要徒步檢查線路,帶的東西多了、沉了不方便。所以他每天基本就帶一些大餅、榨菜、油果子用來充饑。餓了,吃口餅;渴了,喝口水。
16時,完成了一天作業的李宏仁和工友們,回到了工區。已經很累的工友們回到宿舍倒頭便睡。而身為工長的李宏仁,還要在辦公室內復核一天的檢查數據。
堅守嘉鏡線32年來,李宏仁累計檢查設備6800余次,檢查線路80000多公里,發現各類設備問題30000余件。在他的精心“呵護”下,嘉鏡鐵路沒有發生任何一次安全事故。
“經歷了32個春運,我最幸福的事,就是看著一列列疾馳的火車安全地從我眼前通過”,李宏仁說。
明年,李宏仁就要退休了,32載時光,他把自己的青春和韶華全部獻給了這條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