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興安嶺,莽莽林海深。
行走在亞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天然紅松原始林群落,三十出頭的馬立志不時深呼吸,盡情享用大自然的饋贈。
“爺爺馬永順是新中國第一代伐木工人,曾經一個冬天采伐1200立方米,創全國手工伐木產量之最。退休后17年間,爺爺和家人義務植樹5萬多棵,把砍樹的‘欠賬’還給大山。”耳濡目染,馬立志打小就知道,“我們是這片森林的受益者,守護好這林子才有好日子。”如今,他已伊春市林草局的一名工作人員。
馬立志的家鄉黑龍江省伊春市,素有“祖國林都”“紅松故鄉”之譽,是我國開發較早的重點國有林區。2014年,小興安嶺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伊春走上轉型之路。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第一站就來到伊春。總書記指出,過去林場為國家建設提供木材是為國家作貢獻,現在林區全面停伐、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同樣是為國家作貢獻。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是戰略性的。林區經濟轉型發展是一項艱巨任務,要廣開思路、多策并舉。
黑龍江省和伊春市牢記總書記囑托,堅定不移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轉型發展之路,老林區正煥發青春活力。
綠意蔥蘢的夏日,記者走進伊春,看曾經為“木材停伐”而糾結的林區人,如何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春。
護好這片林
“行動起來呀,嘿!植樹造林呀,嘿!綠化祖國呀,嘿!造福子孫呀,喲嘿喲!”
一段頗具年代感的“植樹號子”,馬立志脫口而出。“這是爺爺生前常喊的號子。小時候他常帶我上山,讓我和山上的小樹苗比個頭兒,看誰長得快。爺爺說,小樹和我一樣,都是他的孩子。”
徒步走完8公里崎嶇山路,馬立志終于到達作業地。從東北林業大學畢業后,他回到家鄉,繼承爺爺遺志,從事種苗管理和森林撫育工作,每年夏初都要上山實地勘察并制定林木撫育方案。
“這是水曲柳!那是黃菠蘿!這些都是珍貴樹種,得好好撫育才能成長。”看似沒啥區別的樹種,馬立志一眼就能區分。兒時印象中的荒山土嶺漸漸消失,現在林子越來越密實。“爺爺種樹那會兒是造林,現在我們種樹是‘填縫’——到處都種滿了樹,想找片空地都難!”
植樹造林是力氣活,更是技術活。“這兩株紅松離得太近了,容易形成營養競爭,必須降低密度,砍掉一株,保證長勢。”行走在茂密林間,馬立志邊看邊記,還要判斷哪兒需要降密度、修旁枝、割灌木。“紅松旁邊一定要多種闊葉林,形成針闊混交才能保持平衡,這樣可以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率。”
從“多砍樹”到“多栽樹”,再到“護好林”,正是伊春林業發展的寫照。新中國成立以來,伊春累計為國家提供木材2.7億立方米,占全國國有林區的1/5;2000年,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正式實施,伊春林區得以休養生息;2013年,伊春率先在全國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護林成了林區人的頭等大事。自停伐以后,伊春共植樹2億棵、造林180萬畝。
“生態好了,紅松、水曲柳這類珍貴樹種如今也常見。外地同學都羨慕我們林區的生態環境,臨走時恨不能用袋子裝些空氣回去。”呼吸著林間澄澈的空氣,馬立志很自豪。
吃上生態飯
一邊招呼游客進院,一邊張羅飯菜,劉養順忙得不亦樂乎。
“干了一輩子伐木工,誰承想退休還當上了老板。”劉養順是伊春上甘嶺林業局溪水經營所林場退休工人。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伊春考察時到訪他家。
“在同我們一家人及鄰居們座談時,總書記說,林區經濟轉型發展會面臨一些暫時困難,黨委和政府一定會關心,讓大家日子越過越好,大家也要自力更生,多找新的門路。聽了總書記的話,鄉親們都很激動。”當時的情景,劉養順仍歷歷在目。
其后不久,在林區政策支持下,劉養順的農家院開了張。鐵鍋燉、貼餅子……土味十足的特色菜,讓南來北往的游客大快朵頤。趕上旅游旺季,一家五口齊上陣都忙不過來,一天進賬上千元。
“林區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院外的山景越來越美,游客越來越多。”說起這幾年的變化,劉養順有些激動。
老伴兒楊秋娥也忍不住插話:“現在家底兒越來越厚實,一家人不光吃得好、穿得美,還琢磨著得空到國外轉轉呢!”
眼看著老劉家富起來了,鄰居高鳳香也動了心思。2018年,在劉養順的幫助下,她也開起了農家院,不僅做農家菜,還有住東北土炕、采摘果蔬等新項目。
幾年過去,溪水林場的農家樂發展到了16家,“溪水農家院一條街”遠近聞名。除了興旺的農家院,特色民宿、汽車營地、康體養生等旅游新業態也在興起。
這只是伊春實施“生態立市、旅游強市”戰略的一個縮影。成功舉辦第二屆黑龍江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叫響“林都伊春·森林里的家”品牌,伊春森林生態旅游業駛入快車道,2019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2.5%、13.5%。
“吃上生態飯,過上了小康日子!”抱著兩歲的孫女,高鳳香笑得合不攏嘴。
找到新門路
伊春“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停伐之后,這樣的條件能干啥?以伐木為生的霍春林一度很迷茫。
57歲的霍春林,家在伊春鐵力市鐵力鎮滿江紅村。林區全面停伐后,霍春林跟人學著在自家園子里種藥材,但不成規模、品質也差,一直賣不上價。
2014年,在當地黨委和政府引導下,霍春林和鄉親們加入了中藥材種植合作社,享受到種植和保險補貼等政策紅利。“咱只管種,合作社給找好銷路,還負責烘干加工和冷庫倉儲。”
見到霍春林時,正是平貝播種季節,他正在藥材地里忙碌。這幾年,憑著林區人的拼搏精神,霍春林一家漸漸富了起來。去年產出10萬斤平貝,算上合作社分紅,收入50余萬元。
藍莓制成果醬,木耳制成茸飲,中藥材制成藥品……在伊春,隨著多點支撐、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逐漸形成,和霍春林一樣找到致富新門路的林區人越來越多。去年以來,伊春加快產業項目建設落地,特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率達到45%,解決7萬多名林業富余勞動力就業難題。
“看,那戶亮著燈的就是我家!”坐上小轎車,記者跟隨霍春林回家,目之所及是一幢幢嶄新的居民樓。“過去父輩住陰冷潮濕的地窨子,我小時候住狹窄的老平房。現在住的是敞亮的新樓房,出門是整潔的柏油馬路,生活變化翻天覆地。”
夜幕降臨,霍春林和老伴兒來到鐵力公園散步遛彎兒。廣場上燈光搖曳,水上燈光秀正在上演。“現在生態好,好山好水種出的藥材更金貴,咱林區人的好日子還在后頭呢!”霍春林一臉幸福。
《人民日報》( 2020年07月04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