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晚,在蘇州大學工作的丁姍和幾位好友相約,帶著孩子們去滄浪亭觀看園林版昆曲《浮生六記》?!疤煜轮∮辏腋杏X園林和昆曲特別配。不需要額外的場景代入,音樂起,情節徐徐展開,讓我們走進了幾百年前沈復和蕓娘的情感世界?!倍櫢嬖V記者,正上小學六年級的女兒陳詮之還在演出前參加了主辦方安排的書法活動,小女孩認真寫下了“姑蘇”二字,得到了一碗綠豆湯的獎勵。
這是蘇州人的日常生活片段,充滿了文化氣息。幾經歷史更迭,蘇州文化浸潤到蘇州人的骨子里,順著疏密有致、縱橫交錯的根脈細細往內探求,蘇式生活,園林、美食、趣玩,都是蘇州人由內而外溢出來的對生活的熱愛,帶來了不事張揚的歡喜。
江南小劇場里,有看不完的姑蘇風景
“昆曲《浮生六記》園林版選擇在故事發生地之一、蘇州最古老的園林滄浪亭演出,實現了昆曲藝術與園林景觀的有機結合。以月夜和園林為豪華布景,在滄浪亭內‘復刻’了一個屬于沈復和蕓娘的世界,觀眾走進滄浪亭就走進了他們的生活,一邊聆聽昆曲的唯美曲調,一邊領略園林的詩意之美,一步入夢?!崩デ陡∩洝房傊谱魅?、游園版導演蕭雁介紹,“和‘沈復’‘蕓娘’一起一站式體驗蘇州兩大文化瑰寶,這種形式也受到了各年齡段觀眾的歡迎。自2018年七夕(8月17日)首演以來,演出已經超過了120場?!?/p>
為了打造更好的藝術體驗,《浮生六記》園林版每次演出將人數控制在40人以內,這也導致部分觀眾“排不上隊”“買不到票”,但是這種情況很快將有所改變。蕭雁介紹:“今年,我們還將陸續推出舞臺版、游園版、游船版等不同版本,讓更多的蘇州市民以及慕名而來的游客獲得別樣的藝術享受。”
“看到那些在雨中趕來游園看戲的年輕人,讓人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如今在我們這個時代,可選擇的娛樂實在有太多,有人跑去古典園林看一場昆曲,表明不只是抱著娛樂的目的?!迸c丁姍一同觀劇的朋友高晴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蘇州深挖江南文化特色,將優雅、恬靜、精美的蘇式生活延伸到舞臺作品,全力打造小劇場戲劇排練、演出、交流的平臺——“江南小劇場”。
因地制宜、古今穿梭,將劇中的人物、情節與周邊實景融為一體,是“江南小劇場”鮮明的發展走向。圍繞觀前街、平江路、山塘街等文旅片區,串聯起園林、庭院、街巷、劇場等文化載體,蘇州以“客戶思維”為導向,推出一批高質量演出項目,吸引市民和游客前來打卡,體驗醇正的江南韻味。
在平江路,《聲入姑蘇·平江》帶來全新的感官體驗,觀眾戴上耳機,在聲音的指引下,從狀元博物館出發到相門古城墻,其中會經過園林、博物館,穿越10多條古巷,途經800多戶姑蘇人家。觀眾即演員,用心傾聽“姑蘇聲音”,開啟古城人文之旅。
日前,最新編排的沉浸式喜劇《金榜題名時》在蘇州狀元博物館精彩呈現。區別于其他實景版演出,《金榜題名時》分為主線情節與支線情節,觀眾選擇不同的腰牌,便會被帶往不同的路線,甚至可以隨意走動。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隨時可能把觀眾拽到劇情里進行互動交流。
“‘江南小劇場’通過傳統加現代、跨界融合、實景演出等多種藝術形式賦予夜經濟文化內涵,打造‘蘇州味,國際范’的姑蘇之夜?!碧K州市文廣旅局藝術處處長冷建國介紹,“未來,我們還將繼續推出更多的精彩劇目,以小姑蘇帶動大蘇州,打造百戲之城?!?/p>
搭上“流動博物館”的巴士,一起四“展”聯“彈”
6月11日早上9點,一群蘇州市民搭上“流動的博物館”巴士,開啟了充滿驚喜的“博物館之旅”。蘇州博物館很貼心地安排了講解員陪同,介紹館中蘊藏著的2500年古城歷史。逛完蘇州博物館,他們登上了定制的旅行大巴。
市民馬麗對大巴里的上午茶印象深刻。以蘇州明清“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為主題的花茶茶包,綠茶清冽,紅茶醇厚,配上蘇州博物館的秘色瓷蓮花碗曲奇餅干,再輔以特色蜜餞果脯與堅果小食?!霸趺闯远疾粔??!瘪R麗笑著告訴記者。
在美食與美景的陪伴下,馬麗抵達下一站——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打卡傳說中的網紅博物館,觸摸蘇州歷經數百年煙火不熄的工匠精神,臨近正午,繼續返回車上享用蘇式午餐。
咦!這黑乎乎的,是臭豆腐嗎?經工作人員介紹,大家才明白,這是經過特殊設計的、貼合御窯金磚博物館特色的金磚糕,引得在場食客一陣驚嘆,各種巧思創意在蘇式飲食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午后,博物館之旅繼續。馬麗先逛蘇州絲綢博物館,感受從上古到現代的絲路變遷,觸摸中國五千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再坐上三輪車前往蘇州戲曲博物館,聆聽昆曲的流麗婉轉。
“一天內,感受領略了姑蘇城2500年的精華。”馬麗大呼“值得”,“暑假一定要帶孩子再來感受這趟博物館體驗之旅?!?/p>
5月初,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推出歷時3個月的“蘇州文博活動季、遺產城市嘉年華”。除了首次推出蘇州好行“流動的博物館”專線外,蘇州博物館新館推出了“江南佳麗館藏仕女畫”特展和“金毛獅 一張皮”梁纓個展,還與蘇州交響樂團共同策劃了“聆聽蘇博”弦樂四重奏現場演出。蘇州絲綢博物館舉辦“絲博之夜——共鑒華裾之美”活動,以走秀的形式,展示漢、唐、宋、明四個歷史時期的代表服飾,讓觀眾在絲綢博物館的主題空間近距離觀賞感受多元的服飾文化。
為方便游客參觀,“一城百館、博物蘇州”博物館城游小程序也在蘇州博物館舉行的“畫語·夜蘇博”夜間開放活動上正式啟動上線,主要為游客參觀博物館提供了地圖查詢、導覽導賞、藏品介紹、預約服務等功能。
徜徉巴城老街,感受“昆曲小鎮”的獨特魅力
初夏夜,清風拂面,光影綽約。6月24日,“夜宴巴城——端午”主題活動在昆山巴城老街啟幕。市民們走出家門,打卡巴城老街,與家人共度夜宴時光。特色集市集文創產品、非遺傳統、生活美物、美食餐飲于一體,手工體驗房可以體驗昆曲的頭飾制作,年代照相館可以一秒穿越時光,昆曲元素散布在老街的每一個角落。老街廊橋下,昆曲《游園》和評彈《水墨巴城》《漁舟唱晚》等節目輪番上演。
漫步老街,來到俞玖林昆曲工作室,庭院實景版《牡丹亭游園驚夢》首次開演。笛聲響起,回廊燈亮,整個場景柔美細膩,委婉纏綿。在幾步之遙的“一旦有戲”顧衛英昆曲工作室,昆曲演員沈鈺委正在教孩子們唱昆曲,孩子們一招一式學得十分認真。一位家長告訴記者:“昆曲詞美、舞美、曲美,可以說是大美大雅,孩子們沉浸在老街濃濃的端午節日氣氛中,領略昆曲和端午兩種傳統非遺文化的魅力,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浸潤式文化體驗教育活動。”
位于陽澄湖畔的昆山市巴城鎮,是“百戲之祖”昆曲的源頭,也是文化和旅游部評定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昆曲)之鄉。巴城鎮黨委委員周曉佳向記者介紹,近年來,巴城鎮以巴城老街為核心重點打造融歷史文化展示、昆曲文化傳承、傳統技藝保護、名人文化集聚為一體的昆曲小鎮特色街區,傳承發揚大美昆曲。
巴城老街陸續入駐了楊守松工作室、朱晞古琴工作室、陳東寶笛館、倪小舟竹刻館、昆北民歌館等文化名人工作室,這些工作室讓人流連駐足。楊守松是《昆山之路》和《大美昆曲》的作者,這位出生在江蘇鹽城的老先生對昆山用情至深。在工作室里,他和記者有談不完的“昆山故事”:三十多年前,吳克銓帶領昆山人自費建起昆山開發區;這些年昆曲在發源地得到了悉心呵護……敘述之中,令人著迷。
梅雨季節,梔子花飄香。姑蘇城內外,散發著迷人的文化氣息。一位每年都來蘇州打卡的游客告訴記者:“蘇式生活,讓人陶醉。我很羨慕蘇州的老百姓,把生活過成了一首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