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現在玩泥巴都叫陶藝了。”陶榮香老人話里滿是羨慕。每個周末,她都要帶孫子孫啟凡學做陶藝。
“來,老師給你變個魔術。”李振興扶著孫啟凡的手,轉動陶車,很快,一只碗做了出來。
李振興來自山東,按照公司安排,他來到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馬郢村做兩個月志愿者,專門指導孩子們做陶藝。
像這樣的志愿者在馬郢村有256名,他們負責規劃設計、品牌營銷推廣、鄉村活動和民俗文化。不少馬郢本地居民也加入志愿者隊伍,增加了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馬郢是一個坐落在江淮分水嶺上的鄉村,因為長期缺水、產業單一,是建檔立卡貧困村,408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占55戶125人。隨著越來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馬郢一度空心化現象嚴重,最少時僅有約500名常住人口。
志愿者來了,馬郢變了
2014年,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選派干部鐘宇,來到馬郢社區擔任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
鐘宇提出“以夢為馬”,他把夢想放在網絡上召喚同樣的夢想者。一個“馬郢計劃”很快開始實施。
“馬郢計劃”是一項以扶貧為主要任務的志愿者公益計劃,由助學計劃、助農計劃和助村計劃3個子計劃共同組成,旨在架設一座連接城市與鄉村的橋梁,打通城市與鄉村的連接障礙,讓馬郢村民能夠在資源交換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借助來自高校志愿者的力量,“馬郢計劃”將藝術設計與農村生產生活相融合,激發村民建設村莊、參與藝術創造的熱情,共同打造田園綜合體項目。來自安徽大學藝術學院的志愿者推動鄉村修復、花藝村落建設,來自合肥師范學院的志愿者用陶瓷藝術活化鄉村空間,藝術介入讓馬郢的角角落落綻放鄉村之美,為鄉村旅游發展打下基礎。
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每年除提供10萬元幫扶資金外,還幫助馬郢社區設計旅游線路、指導大型文化活動等。安徽驛達龍門寺服務區“紅馬甲”志愿服務隊主動與馬郢志愿服務項目對接,上門托底收購貧困家庭農產品。安徽省劇協與楊廟鎮就“馬郢劇場”品牌塑造達成共識,協助推動馬郢戶外劇場融“采風+體驗+訓練+排練”等多位一體化建設。
各類社會力量也積極加入馬郢志愿服務和幫扶工作中,利用自身資源及優勢幫扶馬郢,送資金、送技術、送項目、送人才,為馬郢實現鄉村振興增添發展動能。
71歲的邵羚生是合肥輕工業機械廠退休工人,一直在社區辦戲曲票房。2017年,她看到“馬郢計劃”后,主動找了過來并落戶馬郢,成為志愿者,教孩子唱黃梅戲和廬劇。在她的帶動下,姐姐和妹妹也從南京過來,三人租下村民的房子,開辦戲雅苑面館。“每周日下午教孩子唱戲,寒暑假天天教,這里空氣好,文化氛圍濃。”
“馬郢計劃”將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打造健康的鄉村文化載體和平臺,激發鄉村文化振興的內生動力。
一度寂寞的空心村,變成了處處歡歌笑語的花園村。2016年,馬郢社區實現村出列、戶全部脫貧。2019年,社區集體收入由2014年的2.15萬元躍升到26.3萬元,預計今年社區集體收入可超60萬元。
馬郢變了,年輕人回來了
短短5年間,馬郢從零游客發展到累計接待游客20萬人次,2019年游客量突破10萬人次,馬郢村成了“網紅打卡點”。
“馬郢計劃”從最初就定位為“在鄉村里長出來的計劃”。一切立足鄉村原有資源,一切依靠本土鄉親,一切為了當地農民致富。
上午10點,合肥人梅忠頂著烈日在他馬郢的龍蝦塘里忙碌著。人稱“老梅”的他,2018年前是合肥的快遞小哥,看中馬郢適合稻蝦共養后,在此承包了300畝田地,田里種水稻還養著小龍蝦。老梅算了一下,300畝地里稻蝦共養一年收入在90萬元以上,他的田園夢為他帶來了可觀的利潤。
馬郢的紅火不僅吸引了大批游客、志愿者和投資者,還讓外出打工的本地人開始返鄉創業。
90后張海波是土生土長的馬郢人,“暑假看到每天有四五輛大客車載著客人前來采摘草莓,我就斷定這是一個商機。”2017年大學畢業后,張海波回到馬郢承包了30畝地種草莓。今年,他的草莓種植基地已擴展到130多畝。“一畝地的利潤少說有2萬元,這比我在外打工強多了,還能照顧家人。”
張海波的草莓大多通過電商進行銷售,在此期間不斷有客戶問他是否有土雞出售。“我分不出精力來養雞,就想發動同村的貧困戶成立合作社,共同致富。”張海波給村里21名貧困戶每家免費購買100只雞苗,并簽訂回購合同。張海波給記者算了筆賬,“4個月雞就能出欄,一只雞可以賣100元,按80%出欄率,再扣除2000元飼養成本,一家至少能掙6000元。”
快到午飯時間,10多個孩子在志愿者帶領下收拾好畫畫的工具,拎著籃子到果園采摘李子。果園里傳來他們童稚的歌聲:“夜空中最亮的星,請照亮我前行。”
(記者 常河 馬榮瑞 丁一鳴 光明網記者 孔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