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 暖民心惠民生(民生視線)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2021年全國就業公共服務專項活動清單,清單上的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月、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等,有的面向農民工,有的聚焦高校畢業生,有的專門針對殘疾人,1至12月,月月有活動,日日有服務。
作為我國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業公共服務都包括哪些內容?我們如何才能享受相關服務?這些服務能效有多大?記者進行了采訪。
政府出資,免費服務
依托就業公共服務,“十三五”期間,我國實現了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砰”的一聲關上門,一陣風似的往外跑。
“胡廣蘭,你急個啥?”家里人攆出去追問。
“‘就業超市’上新崗位了,我得去瞧瞧!”
民安華福社區,這個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巖鎮的社區,早在2016年就創造性地開了一家“就業超市”,定時發布招聘信息,幫助社區居民解決就業難題。
胡廣蘭到達時,“就業超市”已經被擠得滿滿當當。超市內,綜合服務區、信息發布區、招聘面試區、崗位自選區、技能培訓區,各板塊前都有人排隊。這一天,胡廣蘭相中了重慶彩歐機械有限公司的普工崗位,由工作人員幫忙預約了面試時間。
“民安華福社區人口眾多,就業困難人員也多,加上社區周邊沒有大型制造業企業,居民找工作不方便,我們就免費為居民求職和企業招工充當橋梁,做好服務接待、就業咨詢等工作。”社區黨委書記周培全說,目前社區的“就業超市”已有300余家用工單位入駐,累計舉辦215場招聘會,幫助1600多人實現就業。
家門口的“就業超市”,就是一家就業公共服務機構,其提供的“商品”是就業公共服務。人社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縣(區)以上普遍成立了就業公共服務機構,超過98%的街道、鄉鎮設立了服務窗口,就業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健全。
“就業公共服務是指以促進就業為目的,由政府出資向勞動者提供的公益性就業服務,包括登記求職、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創業指導等內容。”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張成剛說。
對此,有人疑惑:“想就業找市場”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如今大家找工作,都會去投簡歷、參加招聘會或是尋求中介機構幫助;經過多年發展,我國人力資源市場日漸成熟,已成為勞動者實現就業的主要載體,就業公共服務意義何在?
張成剛解釋道,與人力資源市場的有償服務不同,就業公共服務是免費的、公益性的。那些無力負擔中介費用,或較難通過市場實現就業的就業困難群體,非常需要就業公共服務提供就業幫扶。“就業公共服務是對人力資源市場的有力補充,良好的服務措施有利于改善勞動力市場運行狀況、減緩失業帶來的消極影響、促進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有效對接,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
實踐表明,就業公共服務,對于政府調控市場、幫助困難群體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是依托就業公共服務,“十三五”期間,我國實現了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有93.8%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了就業幫扶政策,貧困勞動力務工規模從2016年的1527萬人增長至2020年的3243萬人。
介紹就業,輔導創業
服務的重點群體有殘障人士、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大齡長期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
開展就業公共服務,實現“人崗精準匹配”是關鍵。從2021年全國就業公共服務專項行動清單看,舉辦招聘會是就業公共服務機構的工作重點之一。
2020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少就業公共服務機構將招聘會搬到了網上。
“線上平臺已經成為上海就業公共服務主戰場。”上海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說。2020年以來,通過優化求職者線上身份認證程序、簡化用人單位認證流程等措施,上海市人社局官網“上海公共招聘”頻道向在滬所有求職者開放,求職者可享受從崗位查詢到簡歷投遞等全程在線求職服務。
江蘇省泰興市在人社局網站和微信小程序里推出“泰興市就業地圖”,求職者可以通過區域篩選、行業匹配、精準搜索等多重方式進行檢索,快速匹配合適崗位,用電話溝通、線上面試和“一鍵導航”的方式,快速入職。泰興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大“就業地圖”的開發力度,真正將就業公共服務由“線下”送到“云端”,變“部門服務”為“掌上辦事”。
2020年,全國人社部門創新開展大規模線上招聘,持續啟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行動、金秋招聘月等系列活動,累計發布崗位信息超千萬人次。
近年來,就業公共服務的另一個變化是,服務的重點群體除了傳統的殘障人士、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大齡長期失業人員等,還新加入了高校畢業生。
“這主要是因為,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保持高位。而高校畢業生又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解決好他們的就業問題,既關系個人價值和家庭幸福,更關乎國家長遠發展和社會穩定。”張成剛說。在2021年的11項就業公共服務專項活動中,有7項活動是針對高校畢業生的。
服務高校畢業生,“送崗位”是手段之一,創業服務也得跟上。
“沒想到人社部門還能幫忙找貸款!” 孫邦耀2020年大學畢業后,創辦了威海薪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為資金發愁時,當地的就業服務員上門為他介紹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提出了申請,一站式審核當天完成,20萬元資金很快到賬。”
近年來,人社部門將創業服務納入就業公共服務范疇,通過搭建創業孵化平臺、舉辦創業大賽、發放創業擔保貸款、提供創業培訓等形式,為有創業意愿的重點群體提供“一條龍”創業服務,對創業者“扶上馬”再“送一程”,讓有意向創業的人實現低成本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補齊短板,提升水平
推進城鄉服務均等化,促進服務智慧化、服務精準化,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
我國就業公共服務開展得如火如荼,問題和困難也不容忽視。采訪中,不少受訪者表示,我國就業公共服務仍然存在均等化不足、信息化不強、精準化不夠等問題。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就是要在已有基礎上,針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持續打造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滿足社會求職招聘創業等多方面的需求。”人社部部長張紀南說。
具體而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下好城鄉“一盤棋”,推進服務均等化。當前,我國部分地區的就業公共服務仍依托戶籍進行,有些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仍無法享受相應的就業服務。“我們建議各地方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將就業公共服務從依托戶籍,向居住證轉變,使勞動者不論來自何方、去哪里就業和創業,都能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務。”張成剛說。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在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的就業公共服務資源參差不齊。“這要求我們統籌調配服務資源,規范就業公共服務的基本要求、服務項目和服務方式,確保在不同區域可以提供大體相當的服務。”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衛志民說。
用好大數據,推進服務智慧化。推動就業信息和數據互通共享,有利于降低信息獲取成本,提高就業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張紀南表示,接下來,人社部門將推動建立全國統一的信息系統,推進就業信息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實現供求雙方的即時匹配、智能匹配。
提升專業度,推進服務精準化。要實現“人崗精準匹配”,就要求就業公共服務機構根據不同勞動者的自身條件和服務需求,構建精準識別、精細分類、專業指導的服務模式,提供個性化服務措施和解決方案。
“應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廣泛深入參與就業服務,推進服務主體多元化。”張成剛說,例如可以探索建立創業指導專家、就業指導專家等志愿者團隊,為勞動者多渠道提供專業化服務。
衛志民建議,有關部門應進一步深化改革,通過稅收優惠、政府購買社會服務、PPP模式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專業的就業創業公共服務,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
就業,是每年800多萬高校畢業生對未來的美好期待,是2億多農民工每月期盼的足額工資,是千萬貧困家庭脫貧致富的希望。要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的就業,離不開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我們期待,就業公共服務機構能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幫助穩定就業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