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6月28日電 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閱文處)舊址、滬西工人半日學校史料陳列館……近日,上海新開放多處紅色地標,黨的誕生地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持續推進,紅色黨史“教室”人氣十足,訴說著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開端、百年征程和輝煌業績。
初心之城,600多處紅色資源星羅棋布,紅色血脈代代相傳。建黨百年之際,從加強制度供給到創新傳播方式,上海全面系統挖掘“紅色寶藏”,讓紅色資源閃耀全城,讓百年風華直抵人心。
保駕護航:為紅色資源創新立法
今年7月1日,《上海市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條例》將正式實施。這部嶄新的條例,是全國首次在名稱中體現“傳承弘揚”的地方立法,“系統、全面地為遍布上海的紅色印跡保駕護航,充分體現了立法的創新性和引領性。”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丁偉說。
這部地方立法共八章五十八條,對紅色資源作出界定,明確上海將建立紅色資源名錄制度,并設置相關紀念標識、保護標識。同時,建立紅色資源名錄數據庫,健全信息共享機制。
丁偉說,在內容上,“傳承弘揚”一章共有十五條,占條例篇幅的四分之一。條例關于傳承弘揚的方式多樣、主體全面,注重發揮紅色資源在鑄魂育人方面的作用。
6月10日,作為貫徹落實條例的重要舉措,上海發布紅色文化地圖,6條紅色資源尋訪路線中詳細標注紅色信息,游客按圖索驥,即可深度體驗。多樣化的傳播渠道、多形態的傳播方式,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共產黨的豐厚底蘊和執政奧秘。
目前,上海首批48處遺址舊址紀念標識設置工作已基本完成,統一豎立起大理石質紀念碑或紀念牌,切實提升紅色資源的標識度;同時還配置了黃銅二維碼,解讀各遺址舊址中發生的黨史故事,講述更多紅色資源里的故事、故事里的細節、細節里的精神。
系統挖掘:讓紅色寶藏凸顯于“世”
中共一大會址向西約800米,老漁陽里,中共發起組成立地;向北約1公里,輔德里,中共二大會址;向南約500米,成裕里,印刷《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的又新印刷所舊址……
近年來,通過系統挖掘、整體部署,進行多輪考證普查,上海已確認紅色遺跡遺址和紀念設施612處,每一處都記錄著中國共產黨“改天換地”的腳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守護力”“向心力”不斷增強。
備受矚目的中共一大紀念館6月3日開館以來,人頭攢動,人們在這里致敬百年歷史,感悟初心使命。“這里是9191.4萬名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要燃起人們心里的信仰之光、理想之火。”中共一大紀念館館長薛峰說。
以中共一大紀念館為“源頭”,上海緊鑼密鼓推進“一館五址”建設修繕工程。目前,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1928-1931年)、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閱文處)舊址、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舊址等“五址”正成為黨員干部們重溫初心、牢記使命的瞻仰參觀地,市民群眾引以為豪的紅色文化打卡地,海內外游客紛至沓訪的敬仰地。
創新傳播:使紅色歷史直抵人心
讓舊址遺跡成為黨史“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教材”,讓英烈模范成為黨史“教師”——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中,上海創新表達方式、走進年輕人群,讓紅色資源亮出來、活起來,紅色城市的光榮歷史綻放光芒,形成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生動效應。
沉浸式,上海設計了一系列紅色線路,引導年輕人開展“行走黨課”,邊走邊看邊聽邊了解邊思考。“把花放到他的墓碑前時,我非常心痛,我終于看清楚了他的樣子。”不久前,《覺醒年代》中陳喬年扮演者馬啟越等演員,和同濟大學眾多學子一起,來到位于上海龍華烈士陵園的陳延年、陳喬年烈士墓前。赤誠的初心穿越時空,成為新時代青年的精神養分。
年輕態,上海通過策劃各類主題學習活動,制作黨史微視頻等形式講好“大思政課”。中共上海市委黨校牽頭打造的《百年大黨正青春》全媒體黨課由12名“80后”老師講授,“以論帶史”,真情實感,讓歷史走進當下,且時時引發思考,6月1日上線以來收獲大批“粉絲”;不久前,一堂由嗶哩嗶哩年輕創作者主講的《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網上主題團課,吸引了全國4800萬名青年參與,發布當天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6.9億。
全媒體,上海結合移動傳播的特點,推動黨史資源在云端共建共享。“我們推出了《光榮之城:上海紅色紀念地100》,就是由‘80后’新生代黨史人圖文并茂地講述100個上海紅色地標的故事。”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嚴愛云說,希望匯聚各方力量進一步挖掘紅色資源里的故事,讓紅色傳人、先進模范、黨員志愿者、青少年都來加入講故事、演故事行列。
新華社記者姜微、周琳、郭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