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COP15的召開,100組展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元素的植物雕塑亮相昆明街頭。圖為翠湖公園門口的“彩云之南”。本報記者周夢爽攝/光明圖片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宮”。本報記者張勇攝/光明圖片
云南省祿豐市金山鎮大洼恐龍山二號館的金山龍化石。本報記者張勇攝/光明圖片
今年最受世界關注的明星動物,莫過于從云南西雙版納向北遷移旅行的15頭亞洲象。
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成果。”
彩云之南,云嶺高原,僅占全國4.1%的國土面積,各大類群生物物種數接近或超過全國同類物種數的一半。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期間,作為“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世界花園”的云南,魅力盡情綻放。
多年來,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云南的生態系統質量穩中向好,一大批珍稀、瀕危、極小種群物種得到保護和恢復。從搶救古生物化石到拯救瀕臨滅絕的動植物,云南90%的典型生態系統和85%的重要物種得到有效保護。
穿越億年,追尋古生物的足跡
今年國慶假期,在云南省祿豐市川街鄉恐龍谷附近的荒山上,一群恐龍研究專家小心翼翼地刨去發掘點位上面的紅色泥土后,一條長長的恐龍脊椎骨化石逐漸顯露出來。“今年5月,我們在這一帶新發現了兩具恐龍化石,二號發掘點這具恐龍大約長7米,距今1.8億年。”祿豐市恐龍化石保護研究中心主任王濤一邊清理化石上的土壤,一邊介紹。
祿豐市川街鄉擁有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侏羅紀晚期“恐龍墳場”。在祿豐世界恐龍谷遺址館內,一片巨大的1.6億年前的中侏羅紀晚期地質剖面被完整地保留下來——寬40米,長達100米,裸露著約20具恐龍個體骨骼化石和蛇頸龜化石,未挖掘的坡面下還掩埋著上百具恐龍和其他伴生物化石,場面壯觀而神秘。
“祿豐是研究恐龍的圣地。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逐步形成的。我們研究恐龍,就是研究遠古時期的生物多樣性及其演化史。”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尤海魯說。
近80年來,在著名古生物學家楊鐘健、董枝明、尤海魯等三代專家的努力下,祿豐出土了上百具完整和零散的恐龍骨骼化石,其中已經研究命名的恐龍有14個屬18個種,涵蓋侏羅紀早、中、晚三個時期,祿豐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同一地區發現如此多恐龍種類的地方。
講述生物多樣性演化歷史故事的,不僅有祿豐恐龍化石,還有云南澄江生物群化石。
1984年7月1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古生物學家侯先光在云南玉溪撫仙湖畔的澄江帽天山發現了納羅蟲化石,自此,記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奧秘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得以重見天日。2012年,中國澄江化石地成為中國首個、亞洲唯一的古生物化石主題世界自然遺產。2020年8月,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成開館,館藏標本6萬余件,其中澄江生物化石5萬件,全景式地展示了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這里發現的20個門類、281個物種,可以認為是地球生物多樣性的源頭。”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泰敏說。
極命草木,呵護每一株植物的生長
國慶節前夕,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考隊員到云南省紅河州蒙自市周邊天坑進行野外調查,采集極危物種的種子。幾個月前,隊員們在天坑意外發現兩種消失了上百年的極危物種——大花石蝴蝶和竹生羊奶子。
近30年來,云南省境內累計發現新物種2519種,是全國發現新物種最多的省份,全國超過1/3的新物種發現于云南。近10年更是云南新物種發現的高峰期。
走進位于云南昆明北郊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宮”,便置身于神奇的植物世界,穿越在熱帶雨林、沙漠植物、深谷幽蘭之間。這里有“見血封喉”的毒木之王,有觸目驚心的絞殺樹,還有能吞噬老鼠的豬籠草……令人稱奇不已。如今,“扶荔宮”更成為COP15的室外主題展區,包含主體溫室、蘭花館、食蟲植物館等溫室群,保存特色植物2500余種,展示了云南這個“植物王國”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和別具特色的生態景觀。據悉,“扶荔宮”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溫室,中國古代漢武帝時期曾用于栽種南方佳果和奇花異木。后來,著名植物學家吳征鎰院士借用該典故命名這一溫室群。
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專類園,一個個鮮紅色的標志牌讓記者深感震撼,土沉香、普陀鵝耳櫪等瀕臨滅絕的物種在這里得以生存,4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在這里繁衍。據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介紹,該所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體系研究,對61個物種實現遷地保護,9個物種近地保護示范,20個物種回歸試驗示范,構建了44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遷地保護種群,創新了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利用模式。
在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有一個三面臨水的葫蘆島,島上是珍稀植物世界,有可以坐人的水上王蓮,有會飛的種子,還有導彈般挺拔修長的棕櫚樹……這里就是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生長著13000多種植物,有38個植物專類區,約250公頃的原始熱帶雨林,是我國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園區最多的植物園之一,也是世界上戶外保存植物種數和向公眾展示的植物類群數最多的植物園。
“作為中國植物園聯盟的牽頭單位,版納植物園推進的本土植物全覆蓋保護計劃在全國范圍實施,完成了我國近2/3本土植物的評估與野外考察,對2620種受威脅植物采取了保護措施,有效降低了它們的滅絕風險。”版納植物園主任楊永平說。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衛斌表示,“十三五”以來,云南建立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在人工繁育基礎上對61個植物物種開展了遷地保護,對16種累計3萬余株極小種群植物進行回歸種植。目前,云南20余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脫離了滅絕威脅。
共享家園,尊重每一個自然的生命
2021年9月10日,14頭北移亞洲象安全順利通過把邊江大橋,從云南普洱市墨江縣進入寧洱縣磨黑鎮,回歸亞洲象活動分布區,因河流阻隔可能導致的種群隔離風險終于消除。
20世紀80年代,云南亞洲象種群數量降至150頭左右,一度瀕臨滅絕。為了拯救保護亞洲象,云南省努力改善亞洲象生存環境,基本杜絕了盜獵的情況;在亞洲象主要分布區建立11個自然保護區,加強棲息地保護與修復;西雙版納亞洲象繁育與救護中心先后參與18次野生亞洲象野外營救,成功救助13頭野生亞洲象;推動中國、老撾跨境聯合保護,保障跨境象群的棲息安全……近30年間,隨著保護力度加大,云南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增長至300頭左右,長期活動范圍從3個縣區擴大到12個縣市區。
除了憨態可掬的亞洲象,“雪山精靈”滇金絲猴也在云南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位于滇西北的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滇金絲猴及其棲息地高山針葉林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據白馬雪山保護區管護局工程師鐘泰介紹,保護區建設之初,滇金絲猴的數量估計不足500只,目前,全國滇金絲猴的種群數量為3400余只,白馬雪山片區的滇金絲猴數量就占了70%,達到2300余只。
為迎接COP15召開,2021年10月9日,西雙版納州在景洪市勐罕鎮舉行了瀾滄江珍稀魚類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共向瀾滄江投放珍稀魚類高體四須鲃和絲尾鳠3.5萬尾,以實際行動向COP15送上全州人民的祝福。
據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副所長毛炳宇介紹,該所多年來加強珍稀瀕危物種研究保護取得重要成果,已成功繁殖滇金絲猴出子三代,保有目前最大的滇金絲猴人工繁育種群;發現并命名新種長臂猿——高黎貢白眉長臂猿,這也是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唯一一種類人猿;推進綠孔雀保種增量和社區共建科學管護,目前綠孔雀野生種群約555~600只,數量穩中有升,并成功繁育孵化出子一代。
王衛斌表示,為保護極小種群野生動植物,云南率先制定《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率先試點建設國家公園;共劃建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自然保護區等11類、362處自然保護地;建立了亞洲象、滇金絲猴、高黎貢白眉長臂猿、綠孔雀等極小種群野生動物種群及其棲息地全面巡護監測體系,確保其野外種群安全。
原本山川,極命生靈——這是云南保護和恢復珍稀、瀕危、極小種群物種的生動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