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蒙蒙的天空快要飄起小雪,寒風吹紅了孩童的小臉蛋。山腳下,厙弆村的村頭廣場上卻是熱鬧非凡,一場“快樂集市”在此開張。
舞臺上,生旦凈丑,各顯神通,秦腔表演贏得村民的陣陣喝彩;書桌前,筆墨紙硯,揮灑自如,春聯寫滿春節的喜慶祥和;義診處,中西醫結合,問診施藥……
“家門口的‘集市’可太有意思了。”村民厙云兵說。
這是當地政府1月24日舉辦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對于山大溝深的厙弆村而言,這是一場傳播希望與知識的“快樂集市”。
厙弆村位于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這里前頭是大山,后面也是大山。閉塞的交通、艱苦的環境曾讓在這里生活的群眾一心只想遠赴他鄉。
厙云兵今年32歲,他還記得兒時家鄉的貧窮落后。那時,去山上的樹林里找松鼠是他僅有的快樂。“我小時候就想,以后要出去賺錢過好日子。”
大山能圍住村莊,但困不住人心。在當地政府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偏僻的山村在悄然間發生著變化。
近年來,這個常住人口1220人的小山村,實現全村安全飲水全覆蓋,解決了限制當地發展的瓶頸;大力發展全膜玉米、蔬菜大棚種植、肉牛和肉羊養殖等產業;改造完成農村衛生戶用廁所120個,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地方發展助力群眾走向美好生活,而“三下鄉”則一定程度滿足群眾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時,拓寬了鄉村發展的路徑。
“經常會有專家來我們村教我們農業技術,不怕生產上有啥難題。”厙云兵外出打拼幾年后,驚喜于家鄉的變化,隨即返鄉搞起了產業。如今除了肉牛養殖,他在2021年還建起了10座溫室大棚,種上了辣椒和西紅柿。
“衛生下鄉讓基層衛生系統的工作人員有了更多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大溝鎮中心衛生院院長韓宗吉告訴記者,基層醫務工作者可以從經驗豐富的醫生那里學到中醫康復等診療手段。
“我們創作了許多緊跟時代的作品,向群眾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會寧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楊曉龍說。
“快樂集市”,快樂的不僅僅是當地群眾。
“作為文藝工作者,能讓更多觀眾體會到傳統藝術之美是我們最快樂的事。”甘肅省秦腔藝術劇院創作演出部主任李峰今年52歲,幾十年的演藝生涯讓他懂得藝術必須走入群眾中去。
厙云兵的母親今天也很開心,看了秦腔表演,還在這場“集市”上得到了一對春聯:“虎躍龍騰抒壯志,山歡水笑展宏圖”。(記者崔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