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影视国产永精品亚洲精品,成本人视频3d动漫免费无码,免费精品视频网在线,av免费看网站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 > 中國發布 >

【發現最美 你評我論】福建寧德龍潭村:文創興村 殘垣斷壁中“搶救”回來的傳統村落

來源:中國網      2023-02-20      作者:彭瑤     責任編輯:彭瑤

   


中國網2月20日訊(記者 吳佳潼)青石板路,小橋流水,水車輪悠悠轉動,熙攘的游客們忙著拍照留念,村尾的古老廊橋,守望著古村的潺潺流水。這里便是隱藏在福建省寧德市南屏縣熙嶺鄉青山綠水間的傳統村落——龍潭村。

龍潭村景象。中國網記者吳佳潼 攝

龍潭村歷史悠久,文化傳承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臺戲、一壇酒”獨具特色。這里百年老宅散布,村落保存相對完整,房屋建筑風格層次豐富,古韻綿長。但由于人均耕地少,交通閉塞,村民只能外出務工,當古村邂逅“外出大潮”,原本1400多人的人口大村一度只有100多人留守,且多為老人和婦女,一座座老宅 殘垣斷壁、門庭冷落、蘚痕斑駁,向世人訴說著滄桑和無奈。

“龍潭村原有120多棟明清建筑,明清老宅子雖然破舊,但韻味尤在。可由于建造年代久遠,并不適于人們居住,繼續保存又需要重金修繕,拆除重建又于心不忍,取舍之間,只能看著古民居被歲月慢慢侵蝕。”熙嶺鄉鄉長楊林感慨,“隨著人口流失,‘空心村’即將土地復墾,一座傳統村落眼看就要徹底消失了,不免令人惋惜。”

就讓傳統村落這樣悄無聲息地消失了?龍潭村并沒有“順其自然”,2017年5月,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龍潭村開始“拯救老屋”、復興古村。

龍潭村90%古宅已空置荒蕪,立足這些資源,龍潭村創新房屋流轉模式,推出“老屋認租15年”規劃,由村委與祖居戶主簽訂15年期限房屋租賃合同,再將這些古宅出租給一些從事文創相關產業的外來“新村民”,“新村民”在15年內每年每平方米只收3塊錢租金。老屋得以“新生”,“新村民”也以較小的代價可以在龍潭村長期定居、生活創業,感受鄉村生活。這一舉措,吸引了很多有鄉村情懷、藝術情懷的年輕人。

一座座荒廢的古宅被認領修繕后,既保存了村莊原有風貌,又發展起了新興業態。截至2022年底,龍潭村常住人口已達千人,而且以青壯年人群為主。

年輕人多了,也將新的活力帶進了龍潭村。龍潭村引入策劃專家團隊,對文化創意產業“龍潭”進行規劃設計并制定建設修繕修建方案。同時,創新古村修繕模式,建立“‘新村民’出資、駐創藝術團隊免費設計、村委會代為組織施工建設”的運作模式,按照“修舊如故”“一屋一特色”理念,讓傳統村落不失鄉愁古韻又簡約清新。

在傳統村落的修繕改造中,村委會制定了基本原則,保留古宅夯土墻、黛瓦木構的傳統風貌;屋內結合現代生活需要,打造書吧、工作室、咖啡屋、音樂廳等文創空間;利用當地工匠,激活鄉村傳統營造技藝。在古村修繕過程中,聘用當地木匠、泥瓦匠、石匠等為建設主體,當地工匠藝人以主人翁精神參與建設,采取傳統工藝修復,恢復瀕臨失傳的營造技藝。

屏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平戲。中國網記者栗衛斌 攝

傳統村落修繕需要大量資金,為不浪費一分一毛,讓成本投入最大化,龍潭村創新項目管理模式,試行“工料法”計算工程成本的管理模式,節約成本,提高效率。通過系列創新,有效破解傳統村落古建筑“保”與“用”的難題,“破木屋”變成了“黃金屋”。

一時的“成功”并非長久之計,可持續發展成為新課題。“人來了,要讓他們不想離開,離開了還想再回來。為此,我們實施鄉村提升改造、環境整治工程,加大文化服務供給,讓鄉村更為宜居宜業。”龍潭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陳孝鎮介紹,龍潭村創辦四平戲博物館、龍潭酒博物館,舉辦戲曲節、開酒節、豐收節等民俗活動,通過不斷催生新的經濟業態,讓鄉村成為創業和生活的樂園。

“文創興村”讓龍潭村再續活力,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藝術家和文藝青年入駐。截至目前,龍潭村現擁有各類藝術共享空間30多個,民宿床位300多張,新增企業經營主體12家。2022年,龍潭村共接待鄉村游客30多萬人次,旅游實現創收130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7年的7600元增加到24800元,增長226.3%,村財政收入65.2萬元。

從殘垣斷壁、“空心村”到如今的繁茂,龍潭村“政府政策指導、集體整租空宅、市場承租修繕、文創活化古村”的創新模式,實現了鄉村歷史文化基因與風貌在新時代的保護與傳承,促進了鄉村多元業態的發展,這種模式為其他傳統村落保護提供了借鑒經驗。

南屏縣甘棠鄉漈下村就是“受益人”之一。作為福建省第一個實行傳統村落保護的鄉村,政策的實施并不順暢,“因當地有高山蔬菜和反季蔬菜,村民收入尚可,他們認為不需要‘保護’。”漈下村黨支部書記甘南芳說,而隨著龍潭村成功,漈下村村民意識到這是一條振興發展之路。現如今,漈下村也加入到“文創興村”的隊伍中,村民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傳統村落在發展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展現出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新風貌。


中國發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系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 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布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