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縣永平鎮擋風嶺萬畝合作造林基地。劉鵬標攝
三明市沙縣區夏茂鎮梨樹村,林農在自家林場套種鐵皮石斛。許 琰攝
沙縣官莊國有林場工人在種植林下作物。陳登達攝
武平縣下壩鄉福興村村民在轉運紫靈芝。李國潮攝
引子
山上綠樹郁郁蒼蒼,樹下萌發的紫靈芝柔嫩茁壯。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捷文村村民李廣軍6年前開始試種紫靈芝,目前畝均年收益6000余元,約為早年伐木收入的20倍,昔日“砍樹人”如今成了“護樹人”。
2001年12月,全國第一本新式林權證在捷文村發放。近年來,捷文村村民守綠換金、添綠增金、點綠成金、借綠生金,全村林下種植紫靈芝近5000畝、年產值達3000余萬元,獲評福建省“一村一品”(靈芝)示范村。
武平縣被譽為全國“林改第一縣”。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在武平調研時明確要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那樣從山下轉向山上”,全面拉開了福建林改序幕。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積極響應號召,將集體林地“分山到戶、均林到人”。至2005年底,完成了“明晰產權、確權發證”。隨著改革不斷深入,新問題接踵而至。錢從哪里來?樹要怎么砍?單家獨戶怎么辦?困難,一個個克服;問題,一個個解決。林業金融、林下經濟、集體林地三權分置,三明林改向縱深推進。
2021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考察調研時指出,三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探索很有意義,要堅持正確改革方向,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積極穩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創新,探索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力爭實現新的突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福建積極穩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創新,探索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目前,福建森林覆蓋率達65.12%,繼續位居全國第一。2022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逾7000億元。
近日,記者走進武平、沙縣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重要策源地,看林改如何讓綠水青山實現“顏”“值”同升。
不砍樹怎么富?
發展林下種養,全省林下經濟產值去年突破750億元
一盞靈芝茶熱氣氤氳,淺酌啜飲甘醇鮮爽。李廣軍動作嫻熟地溫杯、沖泡、分茶,每天接待好幾撥客人。林間茶室旁是一間加工廠,一筐筐紫靈芝經過烤干、包裝等流程,變身一包包靈芝茶。過去,李廣軍上山伐杉木,按照目前每立方米900元左右的市價,除去成本,畝均收益約6000元。然而,杉木生長周期長達20年,李廣軍和鄉親們一度守著綠水青山難變現。
2011年起,武平縣禁止天然林商業采伐。李廣軍的200多畝林子中近半是天然林,雖然每畝能領取23元的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但日子過得不寬裕,他常年外出務工。
既要守護好綠水青山,又要突破傳統采伐經營模式的發展瓶頸,如何找到一條讓林農不砍樹也能致富的新路子?
2013年8月,福建省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要求“各地要按照生態優先、順應自然、因地制宜的原則,科學編制林下經濟發展規劃,科學發展林藥、林菌、林花等林下種植業,林禽、林蜂、林蛙等林下養殖業”。《意見》還提出,從2013年起連續3年,省級財政每年安排3000萬元用于發展林下經濟,市、縣(區)財政也應安排相應資金予以扶持。
金線蓮、鐵皮石斛……一批原本生長于深山密林的野生作物被移栽試種到了經濟林中。武平縣林業局工作人員反復對比不同林下經濟產品的種植成本、生長情況、產品價格后得出結論:“紫靈芝最適合本地規?;茝V”。在龍巖市林業局的支持下,武平縣將紫靈芝確定為當地林下經濟主導產業。2017年春節,李廣軍回家過年,聽說鄰鎮有幾戶人家種紫靈芝賺了錢,長期在外務工的他動了心。
實地參觀、學習技術、籌集資金、購買菌棒……李廣軍與3名村民合伙成立紫靈芝種植合作社。初春時節,李廣軍帶人上山,將一袋袋紫靈芝菌棒小心翼翼地放入林間刨好的坑中,再覆土掩埋,用腳踩實。10多天后,靈芝便破土而出,冒出白白的尖。兩個月后,第一批紫靈芝采收完,隨即被搶購一空。第一年,合作社種了100畝,次年擴種至300畝。
午后,記者隨李廣軍進山巡林。闊葉樹打碎了光影,林下步道旁每隔兩米就種著一株紫靈芝。李廣軍走走停停,對每一株紫靈芝的位置了然于胸。俯身蹲下,小心撥開草叢、落葉,一株株新近萌發的紫靈芝長勢喜人。“別看這些紫靈芝個頭不大,一斤能賣300多元?!崩顝V軍介紹,“靈芝孢子粉的價格還要高10倍?!?/p>
“為什么好賣?”李廣軍總結下來就倆字:品質。“紫靈芝對生長環境的要求高,我們種出來的品質和野生的非常接近?!崩顝V軍近年來主動上山補種闊葉樹,進一步改善了紫靈芝的生長環境。
走進位于武平縣的福建紫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忙著切靈芝。去年,李廣軍與紫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供銷協議,向其銷售了約500斤紫靈芝。2022年,紫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武平縣及其鄰近地區共收購紫靈芝200多噸。
“紫靈芝及其加工產品,原本只能作為農產品和中藥材原料生產銷售?!崩顝V軍介紹,紫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食品生產企業,之所以能夠加工靈芝產品,源于福建省藥食同源試點工作的開展。
2021年12月,經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市場監管總局同意,福建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福建省靈芝、鐵皮石斛、西洋參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管理試點工作方案》,允許符合條件的食品企業申請成為試點單位,以靈芝、鐵皮石斛、西洋參為原材料,按照傳統方式和食用習慣進行生產經營。次年4月,紫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批成為試點企業。“藥食同源試點工作,促進了紫靈芝產業發展?!崩顝V軍說。
隨著武平紫靈芝品牌越來越響,李廣軍的女兒李秋婷也回到了捷文村,跟著父親一起創業。如今,父女倆一人負責種植,一人專注銷售,經常一起拍視頻上傳到社交媒體,持續拓展線上銷路。目前,李廣軍所在合作社種植靈芝面積已擴大至1200畝?!俺謽I部門每畝補助500元外,村里還補貼300元。”聊起發展林下經濟的好政策,李廣軍語帶興奮。
去年,武平縣新增紫靈芝種植面積5000畝,總面積達2.5萬畝,可采收靈芝干品400噸以上,實現產值逾1.3億元。
在深化林改過程中,福建不斷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2014年起,福建累計安排資金5.3億元,扶持推動林藥、林菌、林蜂等林下經濟健康發展,進一步實現了“不砍樹也致富”的目標。2022年,全省林下經濟利用面積達3146.9萬畝,林下經濟產值達750.8億元。
錢從哪里來?
優化林業金融服務,50個林權收儲機構覆蓋全省主要林區,累計擔保金額超16億元
“頭一天申貸,第二天授信?!崩顝V軍去年4月申請了一筆20萬元的林業貸款,全程通過手機操作完成,如此便捷的金融服務讓他贊不絕口。
2017年初,通過武平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駐村金融助理的介紹,李廣軍得知,用林權證可以辦理“普惠金融·惠林卡”,不僅免評估、免擔保、隨貸隨還,還可享受財政貼息,融資成本節約近一半。李廣軍旋即成為第一批惠林卡的受益者。他獲得惠林卡15萬元授信額度后,與村民合伙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吸納林農51戶,并帶動合作社里的4名社員通過申請惠林卡貸款,種下100畝紫靈芝。
“惠林卡送來金融‘及時雨’,林農發展生產更有信心了?!崩顝V軍過去多次為林業貸款碰壁。林業經營成本高,前期資金投入大,不少村民都曾遭遇貸款難?!拔覀儾皇遣幌胭J,而是不敢貸?!蔽淦娇h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一名負責人坦言,木材生長周期普遍長達20年,林農抵押林權進行貸款,一旦發生風險,還不上貸款,銀行也難以將抵押資產變現,加之林地資源價值評估難度較大,金融機構對于林權抵押貸款始終有擔憂。
林業經營周期長,如何為林業金融產品有效構建風險屏障?“武平的探索,是利用財政投入作為擔保資本金,讓政府、金融機構和林權所有者三方共擔風險。”武平縣林業局副局長吳吉富介紹,2013年7月,縣里成立林權收儲擔保中心,并由縣財政投入1500萬元作為擔保資本金,對擔保的不良林權抵押貸款實行“先代償、后處置”,降低金融機構對于貸款風險的擔憂。
一個月后,福建省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可由市、縣(區)林業投資公司成立林木收儲中心,對林農林權抵押貸款進行擔保,并對出險的抵押林權進行收儲,有效化解金融風險。林木收儲中心和林業擔保機構為林農生產性貸款提供擔保的,由省級財政按年度擔保額的1.6%給予風險補償。”
迄今,武平縣已實現持有林權證的林農100%建檔,持有林權證且符合貸款條件的林農100%授信,有發展項目且有資金需求的林農100%用信。通過惠林卡利率優惠、財政貼息等方式,累計為全縣林農節約融資成本逾1550萬元。
“駐村金融助理送貸上門,解決了林農的資金周轉難題?!崩顝V軍說,武平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駐村金融助理幾乎每周都會來合作社,詢問農作物的長勢收成,與村民分享益農信息,“談起林下作物的品種,金融助理比有的農戶還熟悉?!?/p>
近年來,龍巖銀保監分局通過開展“普惠金融百千萬工程”,累計派駐657名普惠金融助理,通過小額便民服務點、三農保險聯系點和普惠金融工作站,將金融服務觸角持續延伸至鄉村,切實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米”。
在武平,金融服務創新不止于此。2021年7月,武平縣林業金融區塊鏈融資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進一步豐富了林業金融產品,為林農提供更多信貸選擇。“哪款信貸產品更合適,貨比三家,一目了然。”李廣軍一邊向記者展示手機上的平臺頁面,一邊介紹,去年春天,他計劃擴大紫靈芝種植面積,估算投入后發現,合作社每名成員要再投入10多萬元,“這需要貸款?!?/p>
根據以往貸款的經驗,李廣軍做好了跑銀行的打算,誰知駐村金融助理告訴他:“現在,林業貸款在手機上就能完成?!?/p>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李廣軍在駐村金融助理指導下,打開手機,進入“i武平”微信公眾號,登錄賬號,進入林業金融頁面,各類金融產品、貸款利率、貸款流程等一清二楚。在詳細比對每款貸款產品的額度、期限、利率后,李廣軍選擇了惠林卡。提交期望貸款額度、期限等信息,他第二天就獲得了20萬元的授信額度。
“貸款又快又省心?!庇辛速Y金支持,李廣軍干勁更足了,經營紫靈芝產品的同時,他還栽種了百香果、臍橙等水果,在山邊建起了家庭農場,養了1000多只番鴨。截至去年底,武平縣林業金融區塊鏈融資服務平臺已有15家上鏈機構、10家金融機構入駐,提供信用、抵押、保證等多種融資擔保方式和金融專屬產品58個,已放款1888筆,累計放款3.296億元。
去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省林業局等7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持續優化福建省林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鼓勵各金融機構提供覆蓋林業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福建省金融監管部門積極引導和支持金融機構豐富貸款品種、提高貸款額度、降低貸款成本、延長貸款時限,簡化貸款流程,為林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备=ㄊ〉胤浇鹑诒O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福建各地已成立林權收儲機構50家,覆蓋全省主要林區,累計擔保金額超16億元。
單家獨戶怎么辦?
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累計培育各類新型林業經營主體1.1萬余家、經營面積逾1600萬畝
經營了20多年林子,年逾半百的三明市沙縣區高橋鎮新坡村林農張祖暖,去年第一次把造林這件事交給別人。這個“別人”,是福建省沙縣官莊國有林場。
清晨,茂密林間不時透入陽光,星星點點灑在地上。張祖暖和官莊國有林場職工一起,沿著蜿蜒小道察看采伐后新種的杉木長勢情況,這里是他和林場合作經營的“碳中和”共建示范林。
“林業需要適度規模經營。福建許多林區位于低山丘陵,農戶承包林地細碎現象十分普遍?!鄙晨h區林業局林改辦主任林素嬌介紹,沙縣林地大多小而散,收益周期較長,不少林農一盤算,不如外出打工或開小吃店,一度導致林地拋荒失管現象嚴重。
為鼓勵各類林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沙縣在福建率先開展集體林地三權分置改革,在依法保護集體林地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前提下,平等保護林地經營權。
福建省委、省政府2017年10月印發的《關于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意見》提出,鼓勵和引導林農采取轉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轉林地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大力培育林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股份林場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鼓勵社會資本與林農開展合作經營,引導林業龍頭企業、國有林場、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等以股份、合作、托管等模式,與林農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林農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
去年初,張祖暖與官莊國有林場簽訂合作造林協議。張祖暖以一塊面積112畝的采伐跡地經營權入股,官莊國有林場負責這片山場的全程管理。等林木成熟采伐后,張祖暖即可享受分紅。
張祖暖心里有本明白賬:一方面,國有林場更專業,在造林、撫育、間伐、主伐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好辦法,每畝出材量可達20立方米,而林農經營的林地最多七八立方米;另一方面,自己并非真當“甩手掌柜”,而是騰出手來物色更多林子或林地,擴大家庭林場的經營面積。
近年來,沙縣推出“股權共有、經營共管、資本共盈、收益共享”的林業“四共一體”合作模式,鼓勵鄉鎮、村民小組等與國有林場合作,依托國有林場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優勢,實現林地專業化經營。目前,全區已有108個林業經營主體完成合作面積11.9萬畝,受益林農達3.2萬余人。
林海茫茫,群山起伏,綠浪翻滾。遠遠看去,一株株杉木整齊排列。
“連片的總共有124畝,長勢很好?!碧种钢矍斑@片茂密山林,沙縣區富口鎮白溪口村林農楊孫忠介紹。4年前,楊孫忠與官莊國有林場合作,開展聯合造林,眼下這片杉木已4米多高。
白溪口村與官莊國有林場合作經營的林地共計693畝。由于合作年限較長,村民們曾擔心這期間的收益得不到保障。最終促使村民同意合作的原因,是林票的推出。
2019年,三明市率先在全省探索林票制改革,即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共同出資造林或合作經營現有森林的,由合作雙方按投資份額制發股權憑證,使其具有交易、質押、繼承、兌現等功能。
拿出一沓厚厚的綠色卡片,楊孫忠向記者展示自己一家人的林票:長方形票面上,清晰標注著持有人姓名、身份證號、合作經營地點、面積、票面面值等信息。經測算,官莊國有林場與白溪口村合作經營的林地,累計林票價值為100多萬元。2019年底,白溪口村對林票進行了第一次分配:2380名村民,每人分到了原始價值300元的林票。
2021年,沙縣區配套推出林票貸。林票也能抵押貸款,且貸款周期長、利率低。去年4月,楊孫忠用林票和一棟房子作抵押,貸到140萬元,利率僅4.5%。當年,楊孫忠就用這筆資金擴大經營。如今,他經營的林地面積已達5300畝。
近年來,福建省大力發展新型林業經營主體,促進林業規?;洜I,同時鼓勵國有林場與村集體、新型經營主體等開展合作,積極拓展托管經營、股份合作等多種聯合的經營模式,提高林地經營效率和森林質量。目前,全省累計培育各類新型林業經營主體1.1萬余家、經營面積逾16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