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壩村白蓮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蓮子即將進入采收期。中國網記者 王懷榮 攝
中國網新聞8月3日訊(記者 王懷榮)8月2日,參加紀念“三個90周年”網絡媒體主題宣傳活動的一號線記者團從贛州市轉戰會昌縣,見證會昌縣珠蘭鄉大西壩村脫貧攻堅的成果。8月2日下午,記者來到大西壩村村民周東北的家里,周東北指著自家的3層小樓,向中國網記者講述了自己脫貧致富的故事。
“之前我一直在廣東打工,但是因為在外面花銷大,根本存不下錢,家里的土地也一直荒著。2012年我回到村里,主要靠打零工貼補家用,一年掙兩萬來塊錢。”周東北說。
據周東北介紹,2015年,他加入了村里成立的白蓮種植專業合作社, 2016年,他又加入了農業科技發展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以自己的土地使用權進行入股,入股的土地被用于種植蓮子和水果蔬菜等,年底可以獲得相應分紅。同時,他也可以在合作社勞動,獲得勞動報酬。
大西壩村村民周東北說起自己種植的十幾畝雷筍,眼里充滿了憧憬。中國網記者 王懷榮 攝
“現在我每年能從白蓮合作社得到五六千塊錢的分紅,從農業科技發展專業合作社得到四五千塊錢的分紅,加上我在合作社做工每年兩萬多的收入,還有自己養鴨養雞的收入,一年下來總共能有四萬多塊錢的收入。除去開銷,每年能存三萬塊錢左右。”周東北說。
周東北還告訴記者,自己家里以前住的是土坯房,2014年下半年借錢湊了20多萬元,蓋起了一座三層的小樓房。到今年上半年,借的錢都已經還清了。他去年還在農業科技發展專業合作社的指導下,在山上種植了十來畝的雷筍,但目前還沒有產量,沒有收成,他相信等雷筍有了產量之后,他家的日子會過得更好。
據了解,大西壩村的白蓮種植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科技發展專業合作社分別是本村村民楊運華和陳泉山帶領村民成立起來的。
大西壩村白蓮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荷塘。中國網記者 王懷榮 攝
十幾年前,楊運華在廣東做建材生意。為了回報家鄉,2015年初,楊運華投資50余萬元,流轉村民土地400余畝,成立了會昌縣珠蘭鄉大西壩白蓮種植專業合作社,實現了當年投入,當年回收并且盈利,帶動了大西壩村村民致富。目前已再度追加投資100多萬元,吸收了村里貧困戶20多人加入合作社。
村民陳泉山之前一直在外經商。2016年,他對全村貧困戶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研究后,決定回到家鄉發展現代農業,為本村貧困戶脫貧致富出一份力。隨后,他成立了以貧困戶為主的大西壩農業科技發展專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新建大棚疏菜基地36畝,有13戶貧困戶入社。
珠蘭鄉大西壩村作為“十三五”貧困村,在2016年以前,全村135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29戶。這幾年,通過整村推進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村莊整治等,目前全村已經實現了整村脫貧,成為了會昌縣脫貧攻堅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