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2月23日訊(記者 彭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23日-2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審議長江保護法草案。作為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草案特別強化有關長江流域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以及綠色發展的特殊性問題。?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但今天的長江“病了”,洞庭湖、鄱陽湖頻頻干旱見底,部分水系嚴重斷流、河湖生態功能退化、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一些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急劇下降、棲息地和生物群落遭到破壞;岸線、港口亂占濫用問題突出;部分區域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較為嚴重。水污染形勢嚴峻,重要湖庫仍處于富營養化狀態,30%的環境風險企業位于飲用水水源地周邊5公里范圍內、污染產業向中上游轉移,跨區域違法傾倒危險廢物呈多發態勢,面源污染加劇;干線港口危險化學品吞吐量極大、種類眾多。
草案指出,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復雜性和特殊性已涉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引起廣泛關注。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在全國人大會議期間多次提出涉及長江流域立法的議案和建議。制定長江保護法,依法保障人民喝上安全清潔的長江水,滿足長江流域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對優美生活環境的需求已成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