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9日訊 本周,國際知名能源門戶網站OilPrice.com發文稱,數年來,中美在科技、貿易和資本市場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特朗普任內,兩國關系的緊張局勢更是攀至頂點。但現在出現了一個讓美國更頭疼的問題,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研發上的投入已遠超美國。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的一處風力發電項目。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美國銀行最近一份報告引用的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數據顯示,2010至2020年間,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研發上的投入是美國的兩倍,現在中國已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領跑者。伯克利研究集團新興市場主席哈里·布羅德曼(Harry Broadman)稱,“在研發方面,我們做得實在是太差了,中國是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也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經濟威脅,甚至是地緣政治威脅。”
自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以來,美國一直在追求能源獨立,但持續的石油危機、嚴重的石油價格震蕩以及全球清潔能源盛行都證明美國無法僅依靠化石燃料實現真正的能源獨立。事實上,大部分美國人都認為政府應該“聚焦于發展可替代能源,而不是無休止地開發化石燃料”,以減緩全球氣候變化。
隨著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風頭漸盛,美國現在又面臨另一個難題——美國用來建造清潔能源系統所需的礦物資源幾乎全部依賴從中國進口。中國是稀土資源大國,為美國提供了其所需稀土元素(REE)的80%,用來建造太陽能板、電動汽車電池、手機、電腦、國防系統、醫療設備等。
2018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確認了35種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礦物元素。美國高度依賴這些礦物的進口,其國內產量不足世界總供應量的十分之一,但進口量卻占其消耗量的一半。很明顯,礦物資源是美國的軟肋,這將美國置于一種較危險的狀態,在當前中美貿易關系緊張的情勢下更是如此。若中國切斷其關鍵元素供應,可能會導致美國多項產業癱瘓。
隨著對電動汽車、手機和微芯片的需求猛增,全球稀土產業預計將從2018年的81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144億美元。拜登總統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挑戰,但同時他也看到了機遇。他支持對鋰、銅、鎳和稀土以及其他礦物的開采,以確保國內礦物供應,并承諾到2030年新安裝5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目前這一數字僅為2.6萬。
雖然美國政府一直在努力擴大國內礦產開采,但在美國辦理相關許可程序可能需要長達30年的時間。地方、州及聯邦法規給美國的采礦公司設置了層層關卡,而那些中國的競爭對手公司在這一點上具有壓倒性優勢。(編譯:張娟 審核:戚易斌 李小華)
聲明:本稿圖片經新華社授權使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