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影视国产永精品亚洲精品,成本人视频3d动漫免费无码,免费精品视频网在线,av免费看网站在线观看

中國網新聞中心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中國行動

發布時間:2021-09-26 16:42:11  |  來源:中國報道  |  作者:王哲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在4月22日舉辦的“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引用《荀子·天倫》中的古語,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應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

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也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2020年9月30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向世界發出“春城之邀”,歡迎大家聚首春城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共建美麗世界。

《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將于10月11日—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兩階段在中國昆明舉行。此次會議以“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將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定新目標。

作為首先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國家之一,中國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近年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顯著成效,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用生態文明理念指導發展

生物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云南野象“旅行團”北巡,大熊貓從“瀕危”降為“易危”,“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頻繁亮相,三江源國家公園雪豹頻繁現身,青藏高原“萬羊齊奔”壯麗景象復現??這些頻頻出現的關于生物多樣性的新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修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中國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協同推進生物多樣性治理;加快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步伐,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國家公園體系,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提高社會參與和公眾意識。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愿景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反復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因為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最為基礎的條件,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工作時強調,“‘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這是規律,誰也無法抗拒。”

今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保持戰略定力,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中國成效令人矚目

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積極踐行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效。在201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次締約方大會制定的20個目標中,中國有16個目標正常推進、有望達成。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建立“三區三線”管控體系、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扶貧協同發展模式、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生態補償機制,中國建立了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體系,為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據初步測算,生態保護紅線涵蓋了約占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90%的陸生生態系統類型和85%的重點野生動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自1992年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后,中國就在不斷完善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工作機制。近年來,中國出臺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僅2020年,我國就新頒布了《生物安全法》,修訂動物防疫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漁業法等法律法規,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生物多樣性法律法規體系越來越完善。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正式施行。

自2015年起,中國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持續加大對破壞及危害生物多樣性等違法活動的監督檢查力度,不斷跟蹤評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執行進展。

2016年,在原環境保護部組織下,18個省(區、市)建立了74個紅外相機觀測樣區,布設紅外相機4400余臺。以此為基礎,中國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全國建立749個以鳥類、兩棲動物、哺乳動物和蝴蝶為主要觀測對象的觀測樣區,布設樣線和樣點11887條(個),每年獲得70余萬條觀測數據,掌握了典型區域物種多樣性變化第一手數據。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三五”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進入快車道,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思想認識程度之深、措施之實、制度之嚴、成效之好前所未有。不過,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的過程”。

保護生態和環境的決心

2015年1月20日,在云南考察工作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理洱海邊的灣橋鎮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態保護情況。走上木棧道,湖水蕩漾,蒼山云繞,總書記同當地干部合影后說:“立此存照,過幾年再來,希望水更干凈清澈。”

“立此存照”,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

在國際上,很多人說到中國就想起大熊貓。野生大熊貓主要生活在中國四川、陜西和甘肅的山區,是一種在地球上存在了至少800萬年的動物界“活化石”。上世紀80年代的調查顯示,野生大熊貓已經不足1000只。35年前,英國籍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約翰·馬敬能第一次來到中國,帶隊世界自然基金會專家組制定拯救大熊貓的總體計劃。此后,他在云南、江西、廣西、海南等地長期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并擔任中國多個省份和自然保護區的顧問。

針對專家組當年提出增加大熊貓的數量“不僅要靠圈養繁殖,也要保護好它們的野生棲息地”的建議,中方認真組織開展相關保護工作,將原來零散的大熊貓棲息地連接起來,形成了棲息地走廊。“大熊貓棲息地保護面積增加了約一倍,中國政府為保護大熊貓付出的努力讓人欽佩。”在馬敬能看來,尊重和采納專家建議,實施科學規劃和管理,是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取得成功的經驗之一。

2015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就將這些黑白熊從“高度瀕危”調整成“瀕危”;2016年,IUCN將大熊貓從“瀕危”等級降為“易危”。當時中國的主管部門表示,IUCN的報告是根據相關數據和技術指標,從理論上作出的判斷,著眼于實際工作情況和保護形勢,認為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今年7月份,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介紹,目前我國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達到1800多只,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

大熊貓的“降級”,生動反映出了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環境修復等方面所做工作取得的明顯成效,以及中國的務實和決心。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多謀打基礎、利長遠的善事,多干保護自然、修復生態的實事,多做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好事,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

共同呵護地球家園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表示,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和第二大經濟體,解決中國的生態環境問題,實質上是解決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以其獨特的“大國體量”和“文明積淀”為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東方智慧、中國方案。

“我們要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統一,共建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色發展”“堅持系統治理”“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在今年4月舉行的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用“六個堅持”全面系統闡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的豐富內涵與實踐路徑。

中國是《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有關議定書的重要參與者與推動者。中國率先簽署和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始終在建設性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最前線。從倡議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先后與100多個國家開展環保交流合作,到提出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以及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等新舉措,中國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

中國理念、中國主張、中國行動為國際社會注入信心、帶來動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厄·安諾生高度評價:一個強有力的、中國深度參與其中的多邊體系,是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形勢的關鍵。

作為COP15舉辦東道國,中國高度重視會議籌備工作,認真履行義務,與國際社會攜手努力,加強雙、多邊合作,努力將大會辦成一屆圓滿成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會。

文︱《中國報道》記者 王哲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云南網等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彭瑤
分享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