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飯圈”一詞成為熱搜。一些人片面追求“數據為王”“流量至上”,利字當頭,鋌而走險,甚至走上網絡犯罪的道路。
網絡不是“法外天地”。針對“網絡水軍”、虛假流量、“泛娛樂化”等踐踏道德底線、觸碰法律“高壓線”的亂象,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明確要求,深入推進“清朗”、“凈網”系列專項行動,深化打擊網絡違法犯罪,深化公眾賬號、直播帶貨、知識問答等領域不文明問題治理,開展互聯網領域虛假信息治理。
治網之道,法治為本。網絡雖是虛擬、開放的,但虛擬不是虛假、虛無,開放更不是無法、無序,網絡空間同現實生活一樣,同樣必須講文明、講道德、守法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法治建設,《網絡安全法》和《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一批法律法規相繼出臺,架起了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用網的四梁八柱,為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營造了晴朗的法治環境。
有兩組數據可以充分印證。一組是,“吳亦凡事件”發生后,中央網信辦牽頭開展不良粉絲文化專題整治,累計清理負面有害信息 15 萬余條,處置違規賬號 4000 余個,關閉問題群組 1300 余個,解散不良話題 814 個,攔截下架涉嫌集資引流的小程序 39 款。另一組則是,2020年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發起“凈網2020”打擊網絡黑產犯罪集群戰役,共偵辦刑事案件4453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4311名,查處關停網絡接碼平臺38個,搗毀“貓池”窩點60個,查獲、關停涉案網絡賬號2.2億余個。強力治理之下,網絡活躍接碼平臺日接碼量降幅67%,黑市手機號數量降幅近50%,有力維護了網絡秩序。
窺見現實,由于網絡集匿名性、隱蔽性、便捷性、廣泛性、暴利性于一體,一些有悖于網絡文明的歪風不時“冒泡”。比如,網絡“有償刪帖”擾亂社會輿論,影響社會價值判斷,損害網民和企業合法權益;直播平臺任由主播進行低俗表演,向網民兜售假冒偽劣商品,甚至大肆散布謠言信息、發表負面言論,違背公序良俗,污染社會風氣,腐蝕青少年身心健康。又如,一些低級趣味的貼吧、論壇等,包括“飯圈”文化的一些痼疾,以及惡意炒作、造謠傳謠、色情暴力、網絡詐騙、網絡非法集資等,給新時代文明建設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網絡無限,道德有界;網絡無形,法律有繩。將網絡空間里的不文明“毒料”清除出去,還網絡一片朗朗天空,推動網絡文明建設總體朝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最重要的莫過于用好道德與法律這兩把利劍,而其中法治又是重中之重。
從當前情況看,我國網民已突破10億大關,每天產生的信息超300億條。面對如此龐大的網絡世界,確保在法治的軌道有效運行,首要的一點,必須精準打擊、嚴肅懲處,向網絡違法犯罪行為“亮劍”,形成“不敢”“不能”的高壓強制力和威懾力。同時,要發揮網民力量,暢通網民反映問題渠道,鼓勵網民大膽揭發、舉報網絡違法行為,以“千軍萬馬”之力群防群治網絡空間。
既要依法治網,也要以德治網。這需要全社會持續不斷地宣傳造勢、倡導倡議,尤其是主流媒體和法律工作者要共同承擔起傳播、解讀互聯網法律法規的責任,以通俗生動、多樣的形式傳播網絡法律知識,通過春風化雨般的潛移默化影響,引導廣大網民自覺遵守網絡空間規則、維護網絡空間秩序,不斷提高網絡素養。同時,要強化行業監管和行業自律,進一步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傳播健康有序的網絡文明。
依法治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伴隨其中可能出現新的“臟網”問題。這要求我們必須樹立長遠戰略思維,在相關部門、互聯網平臺企業和廣大網民攜手同行、凝聚合力,努力鏟除黑灰產業鏈及其生存土壤的同時,適時發布指導性案例、出臺相關司法解釋及修改法律,加快依法治網步伐,使網絡這一“最大變量”成為新時代文明的“最大增量”。(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紀委監委 陳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