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日前發布2016年外國在德國投資報告。來自中國的綠地投資項目達281個,連續三年成為在德投資項目最多的外資來源地。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總經理貝諾·彭澤博士說,當前全球化遭遇阻力,“中國投資帶來了新氣象,為推動全球發展和國際合作創造了條件。我們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
項目覆蓋眾多領域,將至少創造3900個工作機會
報告顯示,去年共有1944個綠地投資項目(不含并購或收購)落戶德國。中國的投資項目數居首,緊隨其后的是美國 (242個)、瑞士(194個)以及英國和荷蘭。超過40%的投資項目來自歐盟國家。報告指出,中國投資將至少創造3900個工作機會,也刷新了中國在德國創造的年度就業崗位紀錄。
在所有外國投資中,中國已經連續三年投資項目數排第一,相較2014年增長了48%。貝諾·彭澤博士說,德國是歐洲最大的市場,以其強大的工業基礎、穩定的經濟狀況、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及優越的研發環境吸引著中國投資者。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通過在德國投資開拓國際市場,提升自身的品牌與技術水平。
中國企業對德綠地投資主要集中在商業與金融服務、機械制造與設備、電子與半導體行業和汽車行業。很多中國企業通過優勢互補實現共贏:液體食品無菌包裝材料供應商紛美包裝有限公司2011年在德國東部的哈勒投資5000萬歐元建廠,2013年又追加投資3800萬歐元建設第二條生產線,使工廠年產能達到80億包;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有限公司2012年在慕尼黑成立斐訊歐洲總部,目前正按計劃投資近1億歐元建設斐訊歐洲產業園,打造有德國特色的云計算服務產業鏈;淄博瀚海慕尼黑科技園則是德國第一個來自中國的高科技園。2013年建成以來,已經成功吸引了16家企業、近百名員工入駐,并包括一個國家級研究中心——中國國家磁懸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慕尼黑研究基地。
蔚來汽車德國有限責任公司是德中創新合作的新案例。蔚來汽車從事高性能智能電動汽車研發,2015年6月在慕尼黑設立了研發設計中心,這也是第一家在德國成立設計公司的中國企業。蔚來汽車德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暉說,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汽車初創企業,他們的重心在于統合全球資源、根據用戶體驗來設計和研發。為此他們在北京設立了智能軟件開發中心,慕尼黑是其設計和品牌中心,倫敦是前瞻工程和極限性能研發中心,美國圣何塞負責全球軟件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德國分公司已擁有了120人的設計團隊,設計的純電動超級跑車EP9多次跑出了世界最快成績,并在2月份刷新了無人駕駛汽車時速世界紀錄。上個月的上海車展上,蔚來汽車發布了首款量產車,預計今年9月公布技術細節,明年投產。
各州合作興趣濃厚,對接一帶一路迎來新機遇
德國各聯邦州對加強同中國投資合作表現出濃厚興趣。漢堡市政府國務秘書沃爾夫岡·施密特對本報記者表示,漢堡港口吞吐的集裝箱船有1/3同中國相關,漢堡期待成為“一帶一路”上的樞紐,加強同中國的全方位合作。北威州投資促進署署長華珮說,德中兩國可在數字化、可持續發展和和諧發展三大領域開展互惠合作。去年共有94家中國企業通過北威州投資促進署的幫助在北威州安家落戶。這些投資項目初期將創造640個工作崗位。北威州的中國企業數量已經超過1000家。巴伐利亞州投資促進局投資服務部門負責人斯維特蘭娜·胡貝爾說,中國致力于打造創新型國家,巴伐利亞州也高度重視創新經濟、發展德國“工業4.0”,德中雙方在研發創新等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
中國對德投資增速較快,但在存量上依舊遠遠少于德國企業對華投資,也同美國、英國、荷蘭以及日本等國家對德投資不成比例。出于各種原因,中國投資仍遭到一些德國人士的懷疑,有的主張對外資投資施加限制,有的“提條件”要求中國市場打開大門。中國駐慕尼黑總領事館經商室參贊裴永貴就此表示,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而且只會越開越大;圍繞中國企業對德投資的擔心也毫無必要,因為這是互利雙贏的。貝塔斯曼基金會最新一份報告指出,中國企業對德投資為德國的就業帶來了積極影響,并且有助于減少雙方投資的不對稱。“長期來看,中國企業對德國投資越多,德國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就越有利。”
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迪特爾·肯普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強經濟領域合作對德中雙方都有利。正因為看到中國的重要性,他今年初就任德國工業聯合會新主席后,第一站出國訪問就選了中國。他強調,全球化主題在過去一年受到質疑,有人希望關閉開放的大門,“但我們認為,開放市場非常重要”。無論對德國還是中國來說,一個開放、公平、自由的市場都是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德國將保持對中國企業的開放,德國企業也希望更多參與中國經濟建設進程。肯普夫說,“一帶一路”倡議內容豐富,德國工業聯合會已經責成相關部門加快研究、挖掘更多信息,尋找與中國加深合作的機遇。(記者 管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