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將于6月9號到10號舉行。上海合作組織自成立以來,就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樹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典范。中外專家學者認為,“上海精神”是上合組織的靈魂,是成員國開展合作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上合組織始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的力量源泉。
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中就明確將“上海精神”確立為成員國之間相互關系的準則。上合組織成員國地跨歐亞兩洲,在國情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依據“上海精神”,上合組織成員國無論國家大小,一律平等,各方遵循協商一致原則,共商發展大計,開創了國際關系的新模式。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上海精神”這20個字,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取共同發展。作為一個多邊合作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一個基礎。所以上海合作組織,我們看2001年成立以后這17年發展的非常迅速,之所以發展這么迅速,取得這么多務實成果,包括成員國的凝聚力會這么強,我覺得關鍵就是有“上海精神”。那么“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最基本的一個理念,也是上海合作組織發展的一個靈魂。
中國上合組織研究中心常務理事石澤
中國上合組織研究中心常務理事石澤:不同社會體制,不同文明,不同價值觀,經濟發展不同水平的一些國家聚合在一起,大家追求區域經濟合作,共同發展,維護地區的穩定和繁榮,在這樣一個共同的前提下,我覺得“上海精神”能夠繼續引領上合組織發展。
“上海精神”不斷充實新的時代內涵,同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息息相通,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不斷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馮玉軍:特別是在今天,在全球形勢正在面臨一個非常重大轉折一個關鍵性的時刻,“上海精神”恰恰再次煥發出了它的生命力,我覺得“上海精神”與習主席提出來的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脈相承的,習主席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之上,提出了兩個“構建”的重大的國際外交的這種倡議,也體現了在人類面臨無數新的挑戰的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樣才能凝聚人類的共識,避免我們之間的相互沖突和矛盾,把我們的力量凝聚在應對新型的挑戰上面。
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與國相互聯系和依存更加緊密,同時,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風險、地區性危機和沖突依然存在。在這樣的全球背景下,“上海精神”不僅為地區發展注入動力與自信,也為整個世界提供深刻啟迪。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巴塔查里亞?阿馬爾:上合組織讓擁有廣泛共識、共同發展意愿的各國齊聚一堂。我認為,上合組織已經成為了國際治理架構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盧賈寧:“上海精神”是一種合作的哲學理念,就當前的國際形勢來看,地區局勢緊張引發了某些沖突和矛盾,我認為“上海精神”的原則可以幫助化解這些矛盾,并實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