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康輝:
徐川老師剛剛給大家講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初到梁家河時候的一個小故事。今天在我們節目現場,特別請到了當年這個小故事的一位見證人,現在讓我們歡迎陜西省延川縣公安局退休干部、當年梁家河村的村民王憲平。
您好,歡迎您。
當年習近平總書記他們這些北京知青到梁家河,村里的人去接,您當時也去了?
嘉賓王憲平:
去過。
主持人康輝:
偷偷問您一句,以為那個小箱子最輕的那個不是您嗎?
嘉賓王憲平:
不是不是。
主持人康輝:
梁家河的鄉親現在回憶起來當年習近平在村里那七年的時間,都會說到他特別地愛看書,好學。我們知道那時候每天都得干農活,都挺累的,他是在什么時間看書呢?
嘉賓王憲平:
他是白天是在山上勞動,回來以后主要利用晚上,晚上吃完飯以后,就在那土窯洞里邊用煤油燈,在煤油燈下邊看書學習。因為當時那個煤油燈那個亮光不夠,就很小,再往大放一點,那個煙很大。所以一晚上看書完了,第二天早上起來,鼻孔里面和眼眉上面全是黑的。
主持人康輝:
每一天看到他都是一張“包公臉”。
嘉賓王憲平:
只要第二天早上一看他,就是全是煙熏的,是黑的。
主持人康輝:
他都看什么書?您看過他那個小箱子里邊帶的那些書嗎?
嘉賓王憲平:
我看過。他帶的書有政治的、歷史的,也有經濟的,還有國外的一些著名的著作,還有咱們中國的名著,像《魯迅全集》,還有《聊齋志異》。
主持人康輝:
后來我聽說他在梁家河還辦過一個掃盲班,對吧?
嘉賓王憲平:
辦過,在他這種學習的鼓勵下。當時他看到我們梁家河這個村里邊文化程度太差,識字的人太少太少。他看到這種情況以后,他就想了個辦法,建議辦個掃盲班。他想了好多辦法,他就制了一些“名片”,很簡單的,特別是一個字不識的這些人,他就從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些,然后“大人小孩”、“東南西北”、“你我他”,就從這簡單的常用的字,這樣給老百姓這么慢慢教。最后在他這種辦了“學習班”以后,我們村里文化程度就跟其他村相比,周圍的村相比,我們梁家河的文化程度就要高一些。
主持人康輝:
其實識了字,有了文化,學習了,就開了眼界了。
嘉賓王憲平:
對對對。
主持人康輝:
剛剛您反復地提到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村的時候這種學習,對年輕人的影響特別大。您當年也是個后生,他對您的影響是不是也特別大?
嘉賓王憲平:
對,他對我的影響確實很大。因為我們倆經常一塊兒聊,聊起來的時候,到他房子去聊的時候,他經常給我講,說黑子,咱們這些年輕娃不看書、不學習,掌握不了知識,將來走到社會上就很困難。
主持人康輝:
“黑子”是您的小名,是嗎?他叫您“黑子”。
嘉賓王憲平:
因為當時我的皮膚比較黑,所以村里人都叫我“黑子”。近平從插隊來一直到現在為止,從來沒叫過我王憲平,總是“黑子”、“黑子”。
主持人康輝:
今天我看您還特別帶來了,這是一本書和一個筆記本。
嘉賓王憲平:
對。
主持人康輝:
這都是當年習近平送給您的?
嘉賓王憲平:
對,習近平送給我的。
主持人康輝:
這個筆記本非常精致。
嘉賓王憲平:
這個是在一次我在他窯洞去翻他書、看他書的時候,他翻出這一本筆記本。他說,“黑子,你喜歡的話,我送給你。”我說,“這么好的筆記本,我咋能不喜歡呢?”他說,“喜歡我就送給你。”
主持人康輝:
而且筆記本上就是“學習”兩個字。
嘉賓王憲平:
筆記本上面就是“學習”兩個字。
主持人康輝:
還有一本書,這也是當時很多人都會有這本書——《毛主席詩詞》。
嘉賓王憲平:
對,這又是另外一個時間。就是我已經參加工作了,我參加工作以后,回到家里以后,又到他那兒去看書,我們倆聊天。他又從他的箱子里邊翻出來這一本《毛主席詩詞》,他說,“黑子,你要不要?你要我送你這本《毛主席詩詞》,你再看一看。”我說,“要嘛,咋不要?我還喜歡看這一類的東西。”所以他就送給我了。
主持人康輝:
您現在是不是也會經常跟年輕人,包括現在梁家河村的年輕人講起習近平當年愛學習的故事?
嘉賓王憲平:
我現在已經退休了,我家住在縣城里邊,但是我經常回村里去。回村里去,晚上沒事,我就跟年輕人一起,像我們同年等歲的人,回憶當年習近平在村里的日日夜夜,艱苦奮斗的這七年,堅持學習的七年。我們大家議論起來以后都說,習近平確確實實在梁家河的七年艱苦磨煉、認真看書學習,給我們梁家河的老老少少影響太大,給我們起了榜樣的作用。
主持人康輝:
謝謝您今天來到我們節目的現場,給這么多年輕人講了習近平總書記學習的故事,您也把這兩件珍貴的禮物好好保存。
嘉賓王憲平:
好好。
主持人康輝:
給更多的年輕人來傳達這種學習的重要。
嘉賓王憲平:
好的好的。
主持人康輝:
謝謝您。
嘉賓王憲平:
我一定會的。
主持人康輝:
確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待學習的態度就是一物不知便深以為恥,也正是這種求知若渴的態度一直支持著他,從梁家河一路走來,不忘初心。接下來,我們繼續請徐川老師給大家講解。
思想解讀人徐川:
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生活,不僅鍛煉了習近平同志的才干,同時也充實了他豐厚的學識,這為他后來報考大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正是憑借著勤奮學習、堅韌不拔的勁頭,讀書學習真正改變了習近平同志的命運。
1975年,習近平到清華大學,在化工系基本有機合成專業度過了大學的四年生活。
大學畢業后,習近平同志走上了工作崗位。無論是在河北正定、福建廈門、寧德等地方上任職,還是后來主政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包括后來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讀書學習的習慣一直伴隨著習近平,學習真正成為了習近平同志的“人生成長之梯”。
十八大以后,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習近平開始了更加繁忙的治國理政。雖然日理萬機,但是讀書學習的習慣一直沒有變。
可以說總書記自己成長的經歷不斷地啟發和鼓舞著我們,無論是少年還是老年,無論是個人還是政黨,無論是群眾還是干部,無論是修身還是濟世,學習都至關重要。一句話簡單概括: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前面我們說完了“為何學”的問題,下面一個問題就是“學什么”。
我們知道,人類的知識可以說是浩如煙海、汗牛充棟。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領域都有著讀不完的書,學不完的知識。很多時候,我們也想坐下來安靜地進行學習,這時候就發現不知道該學什么,不知道該從何學起。
帶著這樣的一些問題,我們來看總書記的精彩論述。